五十一中-新闻页

您目前的位置:教学科研-51>教学研究--51中>正文

培训反思

作者:文举利发表时间:2011-12-13 阅读次数:1527
培训反思
文举利
2009年8月21日市南区对全体生物教师进行了培训,感触很深,要说反思我认为及时的经常性的进行阶段性的教学反思是非常必要的。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有关研究证明,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因此,“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G.J.Posner) 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其
发展将大受限制。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人员的学者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可见,作为新形势下的教师,参与新课程改革的教师,经常性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审视和分析的是教学中的行为和结果,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即对教学实践进行的思考和分析。
教学反思的内容简单的说,就是研究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学中
教的问题。
1. 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2. 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3. 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4. 教学活动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5. 教学活动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6. 教学活动是否存在着“伪探究”;7. 教学活动还存在哪些不足……只要是对教学的改进有帮助的都应该是反思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