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中-新闻页

您目前的位置:教学科研-51>教学研究--51中>正文

爱因斯坦和音乐

作者:佚名发表时间:2011-12-21 阅读次数:1921

音乐:一生的至爱

    读过爱因斯坦传记的人,也许都不会轻易忘记这位科学巨匠的另一种生活:他常常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中,并在美的和谐中触摸宇宙的神经

也许有人会问,音乐与爱因斯坦的科学人生,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把目光投向爱因斯坦的家庭背景。爱因斯坦的母亲波林是个贤妻良母,文化修养很好,喜爱文学,更钟情音乐。她是个颇有才华的音乐家,孩子们所受的音乐熏陶,首先应归功于她。当波林的指尖从琴键上轻轻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便如行云流水般流泻出来,小爱因斯坦恍然置身于一个美丽神奇的世界,那里的光和影变幻无穷,令人留连忘返,浮想联翩。不用说,波林是一个极有远见卓识的母亲,孩子们的音乐启蒙教育很早就开始了,6岁时,爱因斯坦学拉小提琴,他的妹妹玛雅学钢琴。稍后,爱因斯坦也学习弹钢琴。随着时光的流逝,爱因斯坦对音乐渐渐入迷,13岁之后,当他懂得和声和曲式的数学结构,当他体验到演奏莫扎特的奏鸣曲所带来那种无法言喻的快乐,音乐就成为他一生的至爱。

    爱因斯坦喜欢古典音乐,像舒伯特、莫扎特、巴赫、海顿等,都是他特别推崇的音乐大师。对他来说,从巴赫到贝多芬和莫扎特这两个德国音乐流派,鲜明地展示了音乐的本质。用莫斯考夫斯基的话说,扶摇直上的巴赫音乐使爱因斯坦不仅联想到耸入云端的哥特式教堂的结构形状,而且还联想到数学结构的严密逻辑。至于莫扎特,他的音乐具有某种超脱时间、地点和环境的惊人的独立性,这正是为爱因斯坦创造的音乐(弗德勒·克来因语)。总之,古典音乐浓缩着宇宙的和谐,在这里,感受之深,寓意之远,是同美的形式交织在一起的。在爱因斯坦看来,这种统一意味着人间最大的幸福。倾听那魂牵梦缭的天籁之音,琴弦和心弦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和谐的共鸣,于是,生命的自我观照通过音乐上升为一种绝对的力量,这种力量反过来又吸收了各种感受,并把它们融化为高超的美的现实。毫无疑问,音乐是他心灵的天堂,他可以随时摒弃人世间的一切喧嚣,自由自在地迈步于美妙的音乐王国,沉浸于浪漫的遐思和深邃的思想之中……

科学与音乐

    爱因斯坦有时也即兴弹弹钢琴,这意味着工作之后的消遣,或者工作之前的娱乐或激励。但他最钟情的还是小提琴。在辗转流离的岁月中,爱因斯坦与小提琴总是形影不离,他几乎没有一天不拉小提琴,演奏音乐简直成了他的第二职业。不管旅行到哪里,甚至连参加正儿八经的科学会议,他都不忘随身携带琴盒。成为大名鼎鼎的学者后,他还经常在柏林和美国登台演出,为慈善事业募捐。不过,更多的时候,他是与许多志同道合的科学界挚友一起演奏,享受快乐的时光。当然,爱因斯坦不是为娱乐而娱乐,而是借助音乐深入那个广漠无垠的宇宙,获得超个人的体验。

    塞利斯回忆,爱因斯坦曾在一些场合中与施特恩教授合奏。有一次,在施特恩家里,爱因斯坦与一位物理学家发生了一场生动的争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吃完饭,爱因斯坦就指着随身携带的小提琴说;现在我们就去音乐室,表演你如此喜爱的——韩德尔(注:德文Hindel:这是个双关语,一方面是作曲家的名字,另一方面又有争论的意思)了。另一个人物是埃伦菲斯特,他与爱因斯坦真是棋逢对手,经常在唇枪舌剑中把混乱的思想澄清。埃伦菲斯特也是一位出色的钢琴家,他喜欢给爱因斯坦伴奏。有时,一支乐曲进行到途中,爱因斯坦会突然停下,用弓敲击琴弦,示意伴奏也停下。这时,也许是一段优美的旋律触动了灵感,爱因斯坦又开始了他的科学独白。如果思想的行进遇到障碍,爱因斯坦就会走到钢琴前,用双手有力地、反复地弹出三个清彻的和弦,像是在不断敲击上帝紧闭的大门。量子论创始人普朗克家也经常举行音乐会,爱因斯坦是常客。普朗克弹得一手好钢琴,爱因斯坦常与他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这两位理论物理学大师心心相印,无论在科学领域,还是在艺术领域,他们都用亲密的语言互相交流,共同描绘一幅壮丽的蓝图。

    可以说,音乐是作为一种精神催化剂,悄然渗透到爱因斯坦的科学思维中去的。爱因斯坦对事物有着卓越的直觉能力,这种令人叹为观止的直觉能力,实则与艺术家的想象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爱因斯坦的追光实验(即一个人骑着一束光追随一条光线运动,他将看到什么样的图景)就是一种最典型的艺术表达。他认为大自然是简单、和谐、统一的,他深信宇宙有一种最终的简单性和美。因此,他是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自然规律的。曾与爱因斯坦共事多年的罗素称赞其采取的方法与艺术家所用的方法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他的目的在于求得简单性和美。而霍夫曼干脆称其为科学的艺术家。爱因斯坦本人也十分强调直觉想象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他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对于音乐,爱因斯坦也许有更多的发言权。他有如下一段精彩的论述:音乐和物理学领域中的研究工作在起源上是不同的,可是被共同的目标联系着,这就是对表达未知的东西的企求。它们的反应是不同的,可是它们互相补充着。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在他的心目中,科学的美和音乐的美是相通的,互补的:科学揭示自然界中未知的东西,而音乐揭示的是人类精神中未知的东西,并且是除音乐之外别的方式无法揭示的东西。对爱因斯坦来说,认识世界是人类精神的主要内容。因为,爱因斯坦所理解的科学——尤其是非古典科学,以十分清晰的方式体现深刻的人性。

    爱因斯坦经常把科学的伟大成就称作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这也许可以用来概括爱因斯坦自己终生追求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