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德县路小学控制作业量管理细则
为切实贯彻上级有关部门减负工作和文件精神,保障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及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特别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方面,学校制定以下工作措施:
一、作业布置要求:
教研组围绕“有效习题设计”研读教材,加强作业设计研究,保证实效。
1.各学科任课教进行作业改革探索,实现课堂作业校内完成。
2.作业设计原则为“基础+开放”,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要体现生活化、典型化、实践性等特征。
3.作业要适量,批阅、及时讲评,薄本干净整洁。
4.注重对学生作业进行多元化评价。
5. 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
二、作业管理要求:
1.教师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学校利用电话、反馈表等对教师作业批改、课堂练习等情况进行监控或评价,及时进行反馈。
2.任课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做好每周作业批改与分析记录,有效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加强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质量,逐步达到提质减负。
3.学校每月进行作业批改检查反馈,加强教师作业批改的质量。坚持每天检查“一挂”情况,教导处定期进行检查和反馈,确保此项工作落实到位。
4.学校通过规范办学行为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教师在课程实施和作业量等多方面情况,并根据调查问卷汇总情况,对教师进行情况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