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教学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善的教育特色研究》结题鉴定会在嘉峪关学校举行。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杨润勇处长、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徐继存、山东省教科所所长李文军、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许爱红、青岛市教科所所长于立平,以及来自青岛市各县市区教科所所长、我局有关领导和我区各兄弟学校的领导、老师,嘉峪关学校的部分老师和家长代表,参加了鉴定会。
嘉峪关学校省级课题“善的教育特色研究”历时三年,经历了一个探索、思考、提升的艰难而又充实的过程。会上,徐学红校长就“善的教育特色研究”这一课题做了结题报告,从课题提出的背景,具体实施,到研究影响及效果都做了扎实有效的汇报,随后,嘉峪关学校将呈现两节课例,两节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嘉峪关学校如何将善的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
与会专家对课题结题进行了鉴定。专家组认为:第一,课题切入点紧扣学校发展的需求,研究目标符合当前发展需要。嘉峪关学校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提炼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善的价值体系;第二,在践行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创新性地探索了许多有效的途径----通过培训,通过故事,通过创境,让凝练的核心价值观展开,展开的过程就是核心价值观不断内植、深化的过程,学校通过课程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这一切促进了师生的发展,促进了学校文化的发展。第三、课题研究富有成效。该课题沿着“问善——知善——寻善——行善”的路径,实施了“居善地、怀善心、话善言、蓄善力、养善习、行善事”的六横四纵工程,构建了“四段双检”教学模式,对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形成新的教学特色,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效果显著。在课程建设、管理风格、评价探索三个方面均取得扎实的成果,体现了课题的有效性,值得推广。专家组建议,对课题具有普适性的规律做进一步细致的实证研究,通过理论概况和提升,使课题成果得到广泛的推广。最后,鉴定组成员一致同意该课题通过结题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