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学校四年级课程整合有新意

发表时间:2015-10-13阅读次数:605
      活动即课程。国庆期间,嘉峪关学校四年级开展了国庆探究性学习,设计了“国庆七天乐”的课程主题,遵循活动就是课程、活动充分和课程资源相整合的原则,根据小长假的孩子们都要外出去实际情况,将国庆实践活动和四年级品社课第二单元《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个主题进行整合。老师们认为,这个单元的知识需要孩子充分的进行探究,实践,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物产以及生活方式之间都有密切的关系。考虑到每个地域能够称之为特色的东西也一定是与文化相联系的,老师们通过引导,让学生的旅游渗透更多的文化气息。
     老师们做了这样的设计:
     课程目标:
     1、旅游中,通过观察、比较、交流、访问的方法,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植被、风俗、小吃等的特点。初步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风俗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2、阅读非遗的有关知识,并了解当地非遗的种类。
     3、有目的性的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梳理、筛选,有条理性的进行文字表达。
     4、将研究性成果在小组里进行交流、评价、分享。
     实践活动作业具体分为3个板块:
     当地特色介绍版、美食文化版、非遗探寻版。
     第一板块内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通过观察+采访的方式,把你认为当地最具特色的介绍给大家吧!(植被、风俗、纪念品……)
     设计理由:因为每个旅游地方特色不同,所以第一个版块比较开放性,只要是认为具有
特色的都可以作为研究学习的内容。老师们在方法上做了引领:观察加参访。
      从上交作业来看,孩子们的视角非常个性化,研究的事物多样,包括当地的童谣,服饰特点、民俗等。这些内容都将在品社课上结合品社课内容进行交流分享。
     第二板块内容:所到之处总有那么几种令人食之叫绝的特色美食,选择一种向大家推荐一下吧!(来历、味道、制作方法……)
     设计理由:旅游总离不开美食,每个地方都有特色美食文化,和当地的自然环境、风俗
等联系紧密,这其实还是与品社课《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个单元知识整合。学生完成这个板块的作业后,老师们要在后面的品社课上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梳理。
      第三板块内容:通过访问,了解一下当地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设计理由:在内容选择上它与前两个板块以及品社知识点互相融合。首先,它建立在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学校秋游时带学生们去即墨参观过非遗,对此学生已有认识和初步了解。其次,孩子们作业时老师们先设计了激趣环节,再让孩子去进一步发现学习,符合孩子认知规律。
      经过四年级老师的精心设计,国庆期间,孩子们在旅游的同时,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