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城市,它也拥有着百年的古老历史,马牙石路是青岛的特色街道,也记载着青岛的历史。但是,它的作用有哪些,我还是不太了解。妈妈带我在网上查阅到许多关于马牙石路的知识。我了解到马牙石路是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时修建的马车路。马牙石路通常铺在坡路上,好像一个大海螺,由于青岛人的口音不规范,所以把“肉”说成了“油”,天长日久,人们反而忘记了它的真实名字,常把它们叫做“波螺油子”路。
真正的马牙石路到底是什么样的?我和小伙伴们决定一起去探索。我先去了天主教堂附近的肥城路实地研究。我发现马牙石路通常铺在坡度大于15度的路面上,石头表面有花纹,原来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石块之间还有很大的缝隙,利于雨水渗透。同组的小伙伴们也去现场进行了考察,有的做实验,有的做测量。
马牙石路的历史悠久,青岛人又对马牙石路知道多少呢?我们小组共同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我利用周末时间在天主教堂和福山支路发放了15份问卷,想调查大家对马牙石路的了解情况。最开始我有一点害羞,但发出几张问卷的时候,发现大家都很配合我。一位大姐姐还在我的问卷上画了个小笑脸为我鼓劲。还有一位爷爷为我讲解了马牙石路的历史和作用。其他同学也各自进行了调查,我们的调研对象覆盖了男女老少。看,连外国友人也被我们的调查吸引了。
调查中我发现很多来青岛旅游的外地游客从来没有听说过马牙石路,还有一些青岛本地的叔叔、阿姨也不太了解马牙石路。于是我们把前面调查的资料整理制作成了一份图文并茂的宣传彩页。看,大功告成了。
4月15日上午,我和同组的小伙伴们相约在天主教堂门口,进行马牙石路的宣传活动。我们组的安排是:每人拿一个印有“童行途中”的文件袋,里面装着20张宣传彩页。我们向路人发放宣传页,还给他们讲解马牙石路的历史、现状和作用。尤其是一些外地游客,主动对我们的介绍表示感谢,感谢我们的讲解使他们了解了更多的青岛历史和城市道路知识。最后,他们还热情的邀请我们一起合影留念。
我也现场做了个小实验,把水倒在马牙石路上,水流果然快速的渗透到地面里。原来石头缝隙真的可以起到利于雨水雪水渗透的作用。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了解了更多的马牙石路的知识。马牙石路是青岛的历史名片,代表着青岛独特的道路风格,每一名青岛人都应该爱护它,保护它。我也能够勇敢的和陌生人沟通、交流,向他们宣传马牙石路。做一名马牙石路的小小宣传员、保护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