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海洋贝类——2014级6班海洋主题班本课程

发表时间:2017-05-03阅读次数:442

327,嘉峪关学校三年级6班同学们在本班家长公暖儿妈妈的带领下,学习了一堂生动的海洋主题班本课程——“神秘的海洋贝类”

  我国是海水养殖大国,水产养殖的产量多年来位居第一,其中贝类占海水养殖产量的73%。贝类所属的软体动物们是仅次于节肢动物的第二大门类,其主要特点是拥有钙化的贝壳以及软体部分。

  同学们首先领略了五彩缤纷的贝,重点欣赏了单个贝壳的螺类。同学们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叹服。贝壳不仅是重要的商品,被古今中外的人所收藏; 贝壳还被加工成多种美丽的装饰品、在古代还可以做钱币……,贝壳还有很深的文化、宗教内涵,尤其吸引同学们的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荣光芋螺、维纳斯骨螺等个性化鲜明的贝类的背后故事。

接着同学们欣赏了被誉为八珍之首的鲍鱼的故事,了解了在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张国范研究员的带领下,把世世代代在北方生长的鲍鱼移植到南方养殖的故事。这一重大举措使得我国的鲍鱼产量一跃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完成了海珍品从神坛走到中国老百姓餐桌上的传奇故事。

最后同学们领略了贝类代表性物种-牡蛎的生态以及经济价值,知悉了牡蛎是世界上最知名的贝类,备受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了解了各地牡蛎有不同的风味,尤其是世界各地的牡蛎节等牡蛎文化的介绍,让同学深入理解了海洋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后,同学们理解了我国海洋野生资源正在变少的残酷现实,并在江苏牡蛎山形成的迷人故事中,今天的海洋课程结束。

今天的海洋课程主讲者公暖儿妈妈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其主要研究对象为海洋贝类。暖儿妈妈对课程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力求以图片、视频以及实物,向同学们展示了海洋贝类无穷魅力以及我国作为海洋大国的强大实力,更向同学们灌输了合理保护海洋资源与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通过此次的海洋主题班本课程,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海洋,研究海洋的兴趣,班本课程圆满完成教学目标,得到了同学家长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