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第一天感受传统文化
青岛嘉峪关学校2017年一年级新生集体体验“开笔礼”
2017年8月24日下午,青岛嘉峪关学校的校园里,孔子塑像、卷轴型的国学桌、鼓、汉服、一年级的新学童,共同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嘉峪关学校专门为一年级新生准备的开笔礼隆重举行。
开笔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在古代,学童会在“开笔礼”,即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床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教读书、写字,然后参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学读书。这一仪式俗称“破蒙”。近年来,我国多地小学开始为一年级新生举办开笔礼。青岛嘉峪关学校近年来始终实施善的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播撒真善美的种子。本次的新生入学开笔礼,旨在让新生在入学之际就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学校文化,感知校园求知的意义和严肃,激发孩子们求学求知的欲望,培养他们对知识及传统文化的神圣感情,从而成为一生的美好而珍贵的记忆,为即将到来的校园求学生活奠定良好的开端。
遵循传统仪式的程序,嘉峪关学校开笔礼的第一项为正衣冠 ,所谓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衣冠是忆先祖优秀品德的最好载体,也是让孩子们知书明理的第一步骤。一年级新生跟随主持老师正衣冠,然后拜孔子。第二项为点朱砂,所谓朱砂开智就是用朱砂为刚刚入学的孩子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这又称之为“开天眼”。“痣”通“智”,意为开启智慧,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寓意着孩子从此眼明心明,好读书,读好书。主持人向孩子们讲解点朱砂的含义之后,班级老师给各班同学点朱砂并送上祝福的话语。 第三项为击鼓鸣志,在古代,击鼓明智其目的在于让孩子目明耳聪、茅塞顿开、创业建功。学校领导上台致辞并击鼓。一击鼓,尊敬师长;二击鼓,成人成才;三击鼓,报效祖国。各班学生代表也上台敲击平鼓三声并大声说出自己的理想和志向。第四项为孝亲敬师,学生集体给家长鞠躬,对家长表示感恩。给老师鞠躬,对老师表示感恩。然后学生代表领读《弟子规》,进行开笔启蒙,学生用毛笔书写“人”字,学校希望孩子们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知道做人首先要堂堂正正地立身,要像“人”字那样顶天立地。写完后所有同学举起展示。至此,开笔礼结束。
随着社会日益开放,小孩子吃洋快餐、穿洋装、学外语、打电脑,对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知之甚少。“开笔礼”重现,正是努力矫正这种不良倾向的开始。隆重的开笔礼仪式,将使孩子把上学求知看成一个神圣的使命,增强学习兴趣。目前,一个共识正在全社会形成:传统文化的熏陶应从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