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自然,奏响蓝色乐章

发表时间:2017-11-13阅读次数:1836
 

青岛嘉峪关学校的海洋教育,围绕着“善的教育”文化特点,精心培育“走向深蓝”海洋教育特色文化,学校以“海洋+”为轴线,通过海洋+文化、海洋+课题、海洋+实践、海洋+社团等途径,以开展海洋科普和实践为重点,深入开展校园海洋教育系列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教学体系。

海洋+文化:嘉峪关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善待自己,绽放精彩;善待他人,互助共赢;善待社会,共建和谐;善待自然,永续发展,这是嘉峪关学校文化建设的精髓。学校将海洋教育纳入学校文化建设,把海洋教育作为“善待自然”的切入点,让学生在“亲海”中感受自然的美、家乡的美,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人文情怀。

海洋+课题:嘉峪关学校以“善的教育研究”课题为引领,深入开展海洋教育子课题研究,引领海洋教育课程向前推进。整合海洋、科学、综合实践学科内容,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以问题引领海洋小课题研究,建立海洋探索问题征集库,成立小课题研究海洋探索专题组。几年来学校的海洋课题研究多次荣获青岛市、区一等奖。

海洋+社团: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成立了海洋生物社团,依托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的技术优势,社团老师全部由海洋博士授课团的成员担任。在社团中,孩子们学会标本制作,学会航海结绳,探究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

海洋+实践:学校一是着力打造校内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学校的少年海洋科普馆,推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海洋知识学习与普及。二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海洋教育渠道,深入开展科普活动和以海洋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

善待自然,“走向深蓝”。几年来,嘉峪关学校通过系列的不断深化的海洋教育,引导学生知海、爱海、亲海,激发学生善待海洋、保护海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嘉峪关学校成为了一座有思想、有文化、有精神的海洋教育特色品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