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引领,课题带动,“校园城市”全面建构
——市南区实验小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科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以省“十三五”立项课题研究、市“十三五”重点课题结题为统领,践行“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生幸福夯实基础”的教育理念,抓住区域推进“课程现代化”、“资源数字化”和“学校课程特色化”的有利契机,积极探索以课题研究推动学生和教师的生命成长、学校与教育的发展变革。
一、课题研究助推师生成长
本学期,学校以规范的课题研究过程,有力的课题研究行动,持续深化完善“校园城市”教育生态场域,带动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的全方位改变,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核心素养发展需求,助推师生共同成长。
1. 规范三级课题管理,顺利完成课题结题
本学期,学校进一步规范了省市区三级课题管理,对课题结题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和保管,持续完善和总结课题成果。学校的一项市级重点课题、三项市级教师专项课题、一项区级教师专项课题,顺利通过课题结题鉴定,圆满结题。
2.抓住区域研究契机,持续推动信息化研究
本学期,我校抓住区域推进“课程现代化”、“资源数字化”和“学校课程特色化”的有利契机,结合疫情特殊背景,积极探索课题研究的有效路径。首先,学校依托信息技术,完善了“校园城市”课程体系;其次,积极挖掘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借助网络数字化培训资源,开展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培训,寻求学校课程的创新建构与特色发展。
3.开展研究进行动,提升课题研究效果
(1)开展课题研讨交流活动
本学期,学校召开了课题结题论证会、课题成果交流会、校本教研主题会、教学研究论坛等课题研讨交流活动,一方面引领教师团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另一方面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展现教师的研究成果。
(2)完善形成考核评价机制
本学期,学校积极探索以绩效奖励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将教师课题研究和科研成果纳入职称评定、岗位晋级方案,以此激励青年、骨干教师朝着科研型教师的目标迈进。
二、课题成果促进质量提升
1.加强重点课题成果提炼
本学期,学校聚焦“学校课程建构”、“教育生态场域建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等课题研究关键点,持续探索基于生命成长理念之下的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一方面,积极整理课题研究成果,邀请高校课程建设、教育科研、教师培养领域的专家,进行课题成果提炼,圆满通过结题鉴定。另一方面,学校抓住市级教育教学优秀成果评选的契机,在区域评选中脱颖而出,入围市级成果评选。
2. 圆满完成课题结题鉴定
学校严格执行课题管理规程,把好各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的质量关。为圆满完成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收官任务,学校提前筹划,有序地完成了市区级五个课题的结题工作。指导教师认真解读各级规划课题的管理规程,梳理研究资料,总结提炼研究成果,积极推动教科研质量不断提升。在市、区科研部门的专家鉴定会上,我校一个市级重点课题、三个市级教师专项课题和一个区级教师专项课题的研究成果,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五项课题圆满结题。
三、深研“悦动课堂”,实现教学革故鼎新
学校以科研引领教学,在“为未来而学,为未来而教”课程理念指引下,深研了“悦动课堂”项目,深化“有效策略”和“自主学习”的研究,进一步建构、开展了信息技术助力的“有意义+有意思”的悦动课堂研究,在居家学习和返校复课中较好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