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您目前的位置:
教师发展-ssy
>
校本培训-市实验
>
正文
您目前的位置:
教师发展-ssy
>
校本培训-市实验
>
正文
我的教育故事之:在和谐的团队中快乐成长
发表时间:
2010-11-27
阅读次数:
727
青岛市实验小学 毛德洁
去年夏天,我校举行了首届教学节。邓校长在会议开始时的精彩发言犹在耳畔,使人倍受振奋与鼓舞。那次会上,我第一次听到了这几个词语:唯实,唯新,唯风范。于是,在接下来近一年的时间中,就这样七个字,始终萦绕心头,让我时常为之思索---思索每个字的深刻内涵,思索自己在市实验六年的成长之路。
一直觉得自己是芸芸众生中极普通的一个,从自己平凡的智慧出发,我想,这岂止是简简单单的七个字!就我对市实验人短短几年的认识,我觉得:它是这个团队朴素而高尚的工作作风的淋漓尽致的诠释,同时又为这个团队今后的前进竖起了精准的风向标!这七个字给人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同时又会产生不竭的前进动力,显得简练而不简单,充满浓浓的时代气息!
在市实验,大家都知道,英语组是个特别温暖的团队。我庆幸与这样一帮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人为伴,为友,相互扶持,共同谋取发展;我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这个团队中人性的光芒所给予我的精神力量。
最近整理电脑,发现在我的“课例”这个文件夹中,几年来积累了自己和组里其她老师大量的优秀课例和课件。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凝聚着组内每个老师的智慧与汗水。而每个课例后面,都隐藏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如果细细道来,恐怕几天的时间也说不完。看着这些累累硕果,想起刚来市实验的青涩,回忆着六年来自己的成长,不禁感慨万千。打开了几位刚刚参加完区优质课比赛老师的课件,几年来所经历的无数相似的场景开始上演……
上个周我们组又打了漂亮的一仗。四位年轻老师,24小时准备,每人试讲一到两次,课件与教具各个准备充份到位,在区优质课比赛种各个表现优异,超常发挥。How to make it? 怎么做到?你可能会说,个人能力强呗!可是,无数次的实践与经验告诉我们这个团队,想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不能靠单打独斗,个人努力+团队的力量才是制胜的不二法宝。
屋外,繁星点点,华灯初上;屋内,说课、磨课,时而热闹,时而沉寂。低头看表,八点多了,碰撞还在继续。臧鑫的课在经过上午的第一次试讲后碰到了几根难啃的“硬骨头”。这课的主题是用英文讲制作手抄报的过程,核心结构是将来时。 “让学生在课中真的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一份手抄报啊!可以操练重点句型。”一个老师说道。“不行,语言课时间太宝贵,后面还有大量交际的练习等着呢,做报纸太浪费时间,实效性低。”另一个老师反驳道。 “我打电话问问我以前的同事怎么操作的,有什么好的任务活动。”刘杰老师边掏出手机边说。讨论了几个方案,始终找不到契合点。屋内一片寂静,大家都在思考。“有了!”一个人首先打破沉默,“既要理解制作过程,又要操练语言,好说啊,制作一个手抄报的半成品,老师再准备好一套剪刀、胶水、彩笔等教具,让学生小组表演,然后到前面展示不就达到目的了!”“是啊,我看行!刚才怎么没想到 ”大家一致响应。“我改课件!”“我负责打印。”“我负责找彩纸。”王爽、王蕾、潇潇立刻忙活起来……终于,所有的环节都顺完了。“来,王爽,现在开始顺你的课。”王霞清脆的声音响起来: “先说课,然后大家提意见整改。明天第一节臧鑫二次试讲,你第二节试。完了以后我们陪臧鑫去比赛,第三节毛老师没课,她帮你评课改课;第四节刘老师没课,她再帮你润色。好,现在开始吧……”又一轮磨课大战开始了,每一个环节,从任务如何交代,示范如何到位,怎样评价,以及如何过渡到下个环节,乃至教师的体态语、课件与题纸的的呈现方式等等,无一不是讨论的范畴。而这一幕幕,在王蕾和徐晶比赛结束前刚刚上演完……
……
我的教育故事 毛德洁.doc
上一条:
读《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交流会
下一条:
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