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您目前的位置:
教师发展-ssy
>
读书交流-市实验
>
正文
您目前的位置:
教师发展-ssy
>
读书交流-市实验
>
正文
《榉树下》的思考
发表时间:
2011-11-15
阅读次数:
414
从1992年毕业,我就分配到了江苏路小学,进入了市实验这座百年名校,二十年的时间里,我在这学习与成长,真真切切的感受着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的精神力量。110年的春华秋实,我经历历百年校庆,11年校庆,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学校经历了各个不同时代的变迁,大榉树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翻开《榉树下》这本书,品读着学校的历史,默念着无数的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他们或在这里成长,或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想想看看这本书,看着经过的这二十年,我多么自豪,学校本来的面貌和现在的面貌,一代一代的老师我看着调离调进,现在学校老江苏的老师在教龄在二十年的也就是二十人了,作为“市实小人”要更加努力地沿承着老江苏人的足迹踏踏实实的走下去,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子而无悔奉献。回忆以前学校的点点滴滴,很有意思,看到书中的老教师的照片,历历在目,再看看原来在我们学校工作的老师现在已经掉走的,一份喜悦由衷而来,目前在我校工作的老师,我们合作的是多么愉快,真的是回浴着阳光看鸟儿向着蓝天飞,为你拼搏为你奉献又被你陶醉。校庆当天我负责让学生引领领导和给老校长献花,突然,站在大楼梯旁的各路记者全部都涌了下来,我寻声望去,一条巨大的横幅出现在我的视线中,上面写着:57届六年级四班祝贺母校生日快乐!就在我惊讶的同时,我发现手持横幅的是二十几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他们分成三排,缓缓的从门口走来,被闪光灯包围的刹那,他们齐声喊道:祝母校生日快乐!站在门口的所有学生和老师们都不约而同的鼓起了掌来,无不为之动容。其中的一位老人走到我身边的时候主动跟我说道:我们是这个学校57届的老校友,我们都是一个班的,从60年代离开学校就再也没回来过,今天是一次回来,真的很难得… …说话间难掩激动的表情。我相信,这是他们发自肺腑的感情,相隔50多年聚在一起真的很不容易,他们肯定有很多有关这个学校的美好回忆。不知道我们所教的学生在几十年后,是否也能聚到一起,回到母校,我想,那时的我们应该很骄傲。
总之,作为市实验的教师真的很幸运,学校给了我很多很多,领导和同事们也给了我很多很多,我也希望能为学校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上一条:
《榉树下》的思考——宗杰
下一条:
《榉树下》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