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您目前的位置:教师发展-ssy>读书交流-市实验>正文

榉树下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1-11-17 阅读次数:415
伴随着校庆时刻的忙碌欢喜,阅读了《榉树下》。走进其中,百年名校的波光倩影始终在我的心头荡漾,弦歌也在我的心头弹拨着,我看到了曾经在这里工作的老师们对这里的热爱,对工作的敬业。虽然如今他们已经青春不在,但在江苏路小学工作的日子是他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我在想,作为一个后来者,我将为这里留下什么?
江苏路小学,在我没有来到这里工作之前,她是要被我“仰视”的,这不单单是因为它所处的地理位置高,每次从原来的单位来这里参加教研活动,总是要从地势偏低的西部走来,一路会缓缓地爬一段长坡,类似朝拜一样的感觉。另外,更重要的就是因她的名气,作为青岛市的实验小学,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在市民心中她是一个暗恋般的难以解开的情结。
如今,身处这个处处散发着吸引力的学校,原先的那种神圣敬仰的感觉悄悄发生了改变。心里时常被一种暖暖的情愫包裹着,被一种温馨感动着,这种情缘说不清她来自哪里。或许此时在“外边人”的眼里,看这里依然会如我当年一样的仰视。当我置身其中的时候,体会更多的却是一份责任。这份责任散发在我周围,推动着我很快的融入到这种氛围之中。几年来,在放弃了安逸来到这里的辛苦忙碌之中,在与同事们加班加点之后的披星戴月之中,在批改着一摞摞厚厚的作业的头晕眼花之后,点点滴滴渗透的都是责任。从我最初接触的情趣教育,到如今的适切教育,其实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浸润在这样的一种厚重的文化氛围中,看着圈外人对这所学校的期待,置身其中没有理由不前进,不敬业。
展望将来,学校发展是学校愿景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学校愿景又是统整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它需要与学校教师的个人愿景形成有机的“愿景链”。作为百年名校未来发展当中的一分子而言,我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努力认真的做好工作,才能顺应学校的发展。

几十过去之后,当我在阳光下自由的呼吸晒太阳的时候,我希望自己无愧于自己曾经的工作,无愧于曾经的认真执着和付出,期待学生们能在心里说“孙老师是个好老师”,一切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