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您目前的位置:
教师发展-ssy
>
读书交流-市实验
>
正文
您目前的位置:
教师发展-ssy
>
读书交流-市实验
>
正文
读《合作学习和课堂教学》有感 李艳
发表时间:
2012-03-01
阅读次数:
588
读《合作学习和课堂教学》有感
青岛市实验小学 李艳
老师们,大家好!
下面我就代表三年级来向大家汇报一下我读《合作学习和课堂教学》这本书的一点儿感悟。
每个人读书都有一些习惯,我比较喜欢从作者读起,通过阅读,我了解到:伍新春老师是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他不仅是一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是心理研究所的所长、儿童阅读与学习中心的一位主任,所以这本书可以说他是站在心理学的角度,结合我们教师的教学实践来编写的,所以读起来感觉特别的实用。
寒假中重温了第一、第二部分的内容,既是对上个学期开展的科研课题的一个审视,也是对合作学习理论认识上的一次沉淀。我们老师都知道,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学策略,在我们的适性课堂中也有所体现,它是需要通过反反复复的教学实践来证明的。第一、第二部分多以理论内容为主,详实地向我们介绍了合作学习的内涵价值、理论基础、研究基础以及学习方式等等。
在读到理论基础中的“信息加工观”时,引起了我的共鸣。它强调:在信息加工观的角度上,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并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里著名的心理学家的皮亚杰举了一个例子:儿童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所以就认为太阳是绕着地球转的,后来通过大人和书本得知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这样一个世界状态与个人的观念就产生了不匹配状态,被称为不平衡,也称之为认知冲突,皮亚杰认为这种不平衡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当儿童遇到这种不平衡时他们就会感到不舒服,从而就会进行积极的思考、深入的探索,以消除这种不舒服的感觉,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数学课上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经常要想办法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往往是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想法来实现的,确实,只有在小组组员面对面的交流,才比较容易产生不同的观点和想法的交锋,当学生在产生了不舒服时,教师只要进行适时的点拨引导,同伴进行帮助和解释、自己再通过努力探索,都可以帮助他们重新理解原有的和新获得的知识,进行知识重组,达到新的平衡。
除此,在学习方式中的结构法中,也让我也有了一个收获,就是结构法举出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人留、两人走”,即在合作学习时,各个小组已经有了各自的想法、成果或作品时,一个组员留在小组的大本营中,其他两位组员就可以去参观到自己感兴趣的小组成果展示,而留在大本营的组员就要向来参观的同学来介绍自己组的成果,解答来访者的提问,很好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认为这为我以后开展合作学习也提供了一些好的思路。
以上就是我读书的一点儿收获,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上一条:
《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读后感 吕涛
下一条:
合作学习的意义 李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