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您目前的位置:
课题研究-ssy
>
实验案例-市实验
>
正文
您目前的位置:
课题研究-ssy
>
实验案例-市实验
>
正文
青岛市实验小学“适性课堂”教学实践科研案例 张坤
发表时间:
2011-06-29
阅读次数:
492
青岛市实验小学“适性课堂”教学实践科研案例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时间
2012.6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
执教教师
张坤
课题
圆锥的体积
教材版本
青岛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探索、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三、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
师: 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指名让学生回答)
生:回答 (师总结)
师: 圆锥有什么特征?( 生回答)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粮堆,沙堆。你们知道它们的体积怎样求吗?如果用容积是几立方米的货
车运,需要用几车?引出(圆锥的体积)
(二)学习探讨
1、学习探究圆锥的体积
师: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 把“圆柱”转化“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
师: 今天我们也根据这种方法,来研究圆锥的体积。你们有信心自己去研究吗?(学生兴趣十足)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一下,你们小组带来的试验用品有什么特点?
生:讨论交流,并得出结论:圆锥和圆柱
等底等高
师:让学生猜测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样(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互不相让)
师:同学们,我们怎样来知道自己的猜测的正确与否。(试验)
2、学生分组做实验,老师巡视。
学生试验,小组交流。
各个小组的意见反馈
师小结:我发现有的小组是用水来做的的试验;有的是用沙来做的试验。你们都能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
和圆柱的体积关系:V(圆锥)=1/3V(圆柱)。而且我还发现一个小组的同学别具一格,用的是一个圆柱体形状的
泥巴,用小刀把它削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削掉的部分又作成了两个与第一个圆锥大小一样的圆锥,这样就得
到了三个大小一样的圆锥,也得到了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关系。提出表扬!
3、师生共同完成例题,师针对情况进行训练。
四、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选择题。
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18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是( )
(1)54立方米 (2)6立方米 (3)9立方米
2、东东的家里有一个圆柱形水桶,装满水是30千克,需要几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的容器来装?
3、课本上的一些题目。
五、作业:有一个圆锥形沙堆,怎样知道它的体积?
六、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我注重了知识的迁移,因为旧知是新知的的基础,任何知识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动手动脑的同时,让他们互相合作,共同交流,以便达到知识的共享。
我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图形的转换,在练习题的的设计上,注重了对学生的图形测量能力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创设情景中,我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特别是对出现不一样的探索方法,大力的表扬,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这节课我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获得过程,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他们的思维,根据实际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上一条:
青岛市实验小学“适性课堂”教学实践科研案例 王群
下一条:
青岛市实验小学“适性课堂”教学实践科研案例 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