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您目前的位置:课题研究-ssy>实验案例-市实验>正文

青岛市实验小学“适性课堂”教学实践科研案例 宗杰

发表时间:2011-06-29 阅读次数:930
青岛市实验小学“适性课堂”教学实践科研案例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时间
6.28
学科
音乐
年级
四年级
执教教师
宗杰
课题
在竖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材版本
人音版第八册
在音乐课教学中,合奏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密切合作、团结向上的良好品德,而视唱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教学中如能用竖笛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往往会取得意外的收获。课堂上常常出现部分学生唱不准音高而产生自卑心理,不敢单独大胆吹奏,将竖笛与视唱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把竖笛作为视唱的媒介,让学生在认识音符、准确打出节奏之后,用竖笛合奏将旋律吹奏出来,大部分学生也就自然而然找到了音高和准确的视唱旋律,一部分吹得不好的学生,也会在随众效应的激励下,克服自卑心理,敢于大胆吹奏了,吹奏技巧也就得到相应的提高。比如: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浆》这首歌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做唱谱练习,再用竖笛合奏加强练习。这样运用竖笛通过视唱与合奏的有机结合,加强了学生的识谱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器乐教学是以合奏为基础的教学形式,因此器乐的练习形式应该以齐奏、合奏为主。首先,在拿起竖笛伊始,就要时刻关注音色,不仅老师要关注,而且要引导学生养成随时听辨音色的习惯,这对于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合奏能力至关重要,不能把竖笛教学停留会用竖笛吹几首歌,在学会歌曲之后全班用吹一吹的层面上;而是应该让学生用有正确的音色、有控制的力度表现音乐。第二,要尽早的让学生感知和声。长音练习时,不是吹单音,而是把学生分两个声部,吹奏三度音程,每节课都进行这样的练习,对于培养学生合奏、合唱的能力都大有好处。第三,不要限于齐奏书上的歌曲,经常找一些小和奏曲目让学生练习,乐曲的美感与他们的表现欲呈现出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优美的乐曲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而低劣的乐曲则会磨灭学生的表演兴趣。这样做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合奏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品格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