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十分感人的关于儿童成长的印度励志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患有先天性阅读困难症的男孩,在老师的悉心照顾和培养下,逐渐摆脱自己的生理缺陷,迎接美好人生的故事。影片要诠释的是: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星星,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让其放出璀璨的的光芒。
故事里的小男孩伊桑大门牙、瘦弱、眼睛大大的。在他的眼睛里,世界神秘可爱充满色彩,他喜欢天空、白云、飞鸟、河流、小鱼,甚至刻意津津有味地注视小水坑,欣赏它被人踩出的水纹和倒影。可是这样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却有读写障碍症,被认为弱智,因此差点崩溃。所幸被美术老师鼓励,展现绘画天赋,重拾自信。
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的脑海里不禁搜索着我的学生中的小伊桑,反思着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可否认在我1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肯定有小伊桑,我也曾努力帮助他们进步,但都是付出很多,但收效甚微。难道就是电影里的大多数老师对美术老师说的“我们是正常的正规学校,我们的孩子将来要与社会竞争,要用各科优异的成绩争取生存的权利”这个原因吗?或许是这个原因导致我乃至大多数老师对待学生采取急功近利的态度。但在急功近利的同时是不是也可以像那位美术老师一样,对待学生多一点细心、爱心、耐心。那位美术老师在第一节课上发现小伊桑的孤僻,多方了解伊桑的情况,劝其父母关爱小伊桑,在校长面前为小伊桑求情,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伊桑补习,为小伊桑举办画画比赛。这些情节无一不让我感动。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不禁思考,现如今各种激励的竞争,严格的考核压着我们老师,难道我们就该把诸如小伊桑的学习有障碍的孩子作为我们急功近利的牺牲品吗?这部电影就是告诉我们学习成绩差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差的无药可救了。只不过他们需要一个像美术老师尼库姆布斯一样能挖掘他们潜能的,拥有着丰富的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知识的启蒙老师。
每一颗星星都是那么的璀璨,我们看到的看不到的都一样发光!成长以后的世界慢慢隐退了童年的奇思妙想。很幸运的是我们电影里的“星星”被他的天文学家发现,让它有名。而我们就是那些还没被冠名的心,不是我们没有光亮,而是我们离地球太遥远!在成长的路上,不管我们有多么不顺,请记住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没人能顶替的!
青岛市实验小学
毕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