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感念亲恩——记一节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

发表时间:2015-01-04 阅读次数:310

感念亲恩

——记一节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

青岛市实验小学   王铭

 

二月底的一天,收到班里××同学妈妈的手机短信,让我震惊伤心,不由得打了冷战,泪水也涌了出来。她告诉我,孩子的姥姥去世了。虽然,××同学的姥姥我素未谋面,但是一个老人的离去仍让我不舍。从××妈妈的言语间我感受到了,这是一个勤劳善良的老人,她属于中国最无私、最慈爱的母亲那一类型。这样的妈妈更值得敬佩更值得怀念。

同时,我想到了我的妈妈——一个年过六旬,看似瘦弱但是坚强、给与我无穷力量的伟大妈妈。我又一次地热泪盈眶。

理智告诉我,这是在办公室,同事们在谈话,学生间或的穿梭往来。不能让他们看出我的异样。我冷静了一下。回复了××妈妈的手机短信。忙打开了邮箱,下载了××妈妈写给孩子的信。我知道这一定是一封情真意切的信,能有幸拜读这样人世间质朴真挚的文字是一种荣幸和信任。

对于××的妈妈——我一直当她是朋友。看过信后,我又加深了这样的认识。她在教育孩子,也在给我提醒儿。我想我明白她的用心,会更好地善待我的妈妈和婆婆,会更好地善待我的孩子和老公,会更好地善待自己和身边的人。

作为妈妈老师,我看着孩子们成长。一次又一次的感悟,成长成人绝非易事,把孩子平安健康的养大真得不容易。我的妈妈含辛茹苦的把我培养成人,高兴着我的高兴,忧伤着我的忧伤。如今又无怨无悔的看护我的女儿。我从来都珍惜有妈妈的幸福和快乐,可是我又为我的妈妈做了什么呢?××妈妈的信,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我要从现在开始,做个不再糊里糊涂的人。回报母亲的爱,要点点滴滴,要天天时时。

我要让自己和我的学生们一起懂得感恩啊!正好,三八节就快到了,开展怎样的活动,是这个节日更有意义,让六年级的大孩子们能从中受到教育呢?考虑再三,我决定设计一堂关于感念母亲的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

   开课的一个小小的热身游戏后,我抛出了一个问题:“看到妈妈两个字,你首先会想到哪个词儿?”

“我想到的是伟大。因为妈妈给予了孩子们生命和无私的爱,我觉得妈妈是伟大的。”一个孩子率先发言。之后,班里发言的小手就少了好多。   

“我想到的是唠叨。”另一个孩子略带调皮地阐述着自己的个性化观点,“我自己知道该怎么过马路,可每次过马路时妈妈还要唠叨,说让看着红绿灯,看着车什么的。”一个孩子站起来发言。顿时班里的孩子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我妈妈也挺罗嗦的,有点事儿就叨叨”。

“我妈妈也很唠叨,挺烦人的,”这个孩子一说完,马上就有孩子应和。所有发言的孩子中,虽然有孩子提到妈妈每天做家务很辛苦,还有的说妈妈养育自己很伟大,但是罗嗦、磨蹭、唠叨等词,出现的频率却非常高。

听完孩子们的发言,我没有进行更多的评论,而是领着学生们开始了游戏。“现在,同学们来进行一个心理游戏,找一张纸出来,把你自己和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四个人依次写在纸上。”

孩子们不明就里,认真思考着,埋着头书写——

    我接着引导说:“因为意外的原因,你现在必须舍掉一个人,但是不能是你自己,划掉意味着永远的舍弃。”随着我指令的发出,学生们低下头开始了选择,不到半分钟时间,学生们选择完抬起头;“我知道这样的选择对你们很痛苦,但是你们必须坚持下去,要再舍掉一个最亲的人,一旦舍掉就将永远失去,但是记住不能舍掉你自己,”我继续发出第二轮游戏指令,学生们选择,然后是同样的第三轮的舍弃。教室中的唏嘘声和骚动越来越强烈。

“现在就剩下你和其中的一个亲人了,请你在二者之间加以选择吧。”我用沉重的语气发出最后的指令,“记住划掉的人意味着将永远消失,即使是你十分不愿割舍的,也再不能出现了”。

课堂顿时变得安静了,学生们没有像前三轮那样痛快地选择,脸上的神情也由晴转阴了。大约两分钟过去了,仍然有孩子没把头抬起来。但最终,孩子们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如果在我和妈妈之间只能选择一个,那我选择留下妈妈……”站起来发言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已经泣不成声,“妈妈对我太重要了,我留下了妈妈,不能没有妈妈……”此时的教室里一片抽噎声。

我巡视了一下,孩子们基本都把自己和妈妈留在最后,大多数孩子选择留下妈妈,舍弃自己!当面临“生死抉择”时,更多孩子把生的机会给了妈妈!

  此时泣不成声的孩子们,伴着优美的音乐,包含着对母亲的爱朗诵了有关母爱的小诗——

有一个人,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舍不下对你的牵挂;

有一种爱,让你享用一生而不图回报……

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

母亲,一个最常关心我们,

却最少被我们关心的人。

母亲,一个最常问我们需要什么,却最少有人知道她需要什么的人。

母亲,一个默默为家人付出,却从不要求回报最执著的人。

并用手语一起唱响《感恩的心》。修复了孩子们心中的伤感,又升华了他们的情感。最后,我让学生们把此时此刻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心形卡片上,作为三八妇女节的礼物送给妈妈。随着孩子们笔下“沙沙”地声音,教室里孩子们抽泣的声音又此起彼伏,不少孩子一边哭一边写,我相信此时的眼泪更多的是感激和感动,更多的是孩子们对妈妈的理解与深爱。

“妈妈,是你赐予了我生命,我总问你要这要那,可你却对我没有抱怨。我有时会骂你,可你从不当面打我。那天,我从门缝里偷偷看到,你在无声地哭。你总是为我做饭,做家务,可是,我却没有为你做一件极小的事情。”×××在卡片上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小男孩哭了,他说自己以后要多帮妈妈干活。

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我相信,感恩的种子一定会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一定会更珍惜身边爱自己的人,理解他们的爱与付出,并努力去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