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您目前的位置:教师发展-ssy>读书交流-市实验>正文

发表时间:2015-01-04 阅读次数:438

  

               《教育魅力》读书心得

                                                潘玮

 

于漪老师说:“我爱学生,爱生活,爱未来,爱蕴含着灿烂中华文明的语文。教课不是当旁观的评论员,只有用生命编织的、从心底里流出来的歌,才动听,才感人,才会如清澈明净的泉水叮叮咚咚流入学生的心田。”

品读《教育魅力》,使我意识到,教育的魅力首先在于教育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蓬勃向上、锲而不舍的精神。一个教师如果认定自己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认定教师这个职业,其出发点与归宿都是“学生的成长”,能够像于漪老师那样“把学生放在自己心中”,能够使自己教师职业的价值与乐趣体现在“教师也生活在学生心中”,那就真能够像她那样“魅力无穷”,在教育中“用生命歌唱”。

所谓魅力,就是自然流露出来的令人喜欢的感觉,是极能吸引人的力量。简单说,魅力,就是特别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国外学者认为,魅力是指很吸引人、感动人的力量。

  教育魅力,体现在学校工作的多个方面,其重头戏就是教师的教育魅力。

  教师的教育魅力表现在哪里?

  书中P19页是这样阐述的:教师教育魅力,一般包括(1)形象魅力。(2)情感魅力。(3)学识魅力。(4)才干魅力。(5)品格魅力。以上五种构成了教师教育魅力。

  书中P29页:我们认为,教师教育魅力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人格魅力、师爱(师德)、学识魅力和形象魅力。

  书中P29页:201256月通过“问卷星”系统课题组对上海市学生和家长进行了关于教师教育魅力的抽样问卷调研。调研对象包括部分高中生和初中生,总计412人。其中高中生157人,初中生255人。我们还对部分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特别引入部分小学生家长参与问卷。家长(含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家长)总计有516人参加了问卷。

  书中P31页:教师最吸引学生的教育魅力首推人格魅力(56%),其次为师爱魅力(21%)、学识魅力(14%)和形象魅力(9%)。

  高中学生认为,教师吸引学生的教育魅力最主要是人格魅力(66.2%)、其次为师爱魅力(15.3%)、学识魅力(12.1%)和形象魅力(6.4%)。这表明,教师最吸引学生的不是表面的东西,而是从教师骨子里焕发出来的感染力的人格魅力。

  初中学生认为,教师吸引学生的教育魅力最主要是人格魅力(49.8%)、然后才是师爱魅力(24.3%)、学识魅力(16.1%)和形象魅力(9.8%)。在这一点上初中生和高中生感受都一样,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家长认为,教师吸引学生依次是人格魅力(48.1%)、师爱魅力(35.8%)、学识魅力(15.4%)和形象魅力(0.7%)。与学生的排序一样,但程度有所不同。家长对师爱的关注度高于学生。

  我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调研,遗憾的是调研的学生人数太少,这样说服力就不强。其次,调研问卷出题的科学性也有待提高,比如书中P230页学生问卷第12题:你认为哪个学科的教师最有魅力?然后有13个选项,学生只能选一项,如果你是学生你怎么选呢?

总之,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与家长共同认为,教师吸引学生的教育魅力最主要的是人格魅力。

加里宁说:“如果一个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印下痕迹。”

  教育魅力的重要作用是熏陶,在一定的情景和氛围中,通过富于感召力、感染力和充满真诚的叙说、展示或待人接物中自然流露出的态度与情怀,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熏陶更多地作用于情感,作用于气质和性格。

教育是不着痕迹的雕塑,最终的指向是引导学生走向生命的圆满与和谐。

其实,学校就是教师的课堂,要让自己有魅力,就应成熟、自信、有内在的力量、有心灵的自由,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深厚,就会与众不同,就会有强大的魅力。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我们都要开出自己的花,是教育者应有的心态,做学生的榜样,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也是教育者最好的修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始终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活得充实比获得成功更重要,而这正是努力的意义。

我始终相信:在每个学生的生命过程中,一定有一位教师是他(她)心目中的英雄,对于这个学生而言,这个教师就是他(她)心目中最有魅力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