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学校将继续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创建青岛市普通中小学高水平现代化学校为契机,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遵循,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课程改革,更新教学观念,探索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一、深耕悦动课堂,致力学为中心
以学校科研课题《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stem+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为引领,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建立起教育信息化推动课堂整体创新发展的生态模型,以课堂创新和学科创新为支撑,深耕课堂教学,致力学为中心,促进个性发展。
1.进行学科深度融合,设立根基课程群
在语数英音体美等根基课程中进行“1+N”跨学科重组与整合的研究。本学期我们将着力根基课程的融合,要求各学科教研组打破学科间壁垒,携手1个或多个其它学科教研组共同完成五个一,即:一份学科整合分享单;一节学科整合展示课;一次学生学习成果汇报;一个团队的研究成果的呈现;初探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2.进行深度学习探究,构建课堂新模式
进行“悦动课堂”的教学方式探究。新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停课不停学政策的落实,对传统教学方式带来巨大冲击,势必会加速课堂教学的转型。因此,除了课程的整合外,我们还将联手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的导师及其团队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重点,接续假期网上学习的相关经验,探索信息时代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等新模式与新路径,靶向质量提升,创新轻负高效的“活力+个性”的悦动课堂。
3.进行家校共育探究,创建学习型社区
疫情的爆发,使我们再一次回到原点探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迫切需要健康生活教育,良好习惯养成教育,阳光心态建设等,而这些也不仅仅是每个学生个体,而应是全民都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将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尝试创建家校共育社区。项目式学习将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围绕饮食、卫生、运动、心理、亲子关系、人际交往、心理疏导等方面,进行主题探究。本学期,我们将选取班级进行试点。
二、严格教学管理,促进质量提升。
1.严格遵照上级文件精神,坚持规范化办学,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科学安排好大课间和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关注零起点教学,定期对学生作业量、教研集备情况、教师按课表上课、专用教室使用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并与教师绩效挂钩。
2.进行作业设计探究,使之有效撬动学生的深度学习。定期进行作业抽检,控制作业量,避免加重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3.全景评价,素养提升。继续围绕我校“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20个评价微指标,开展“2.2.1”全景式评价。即课堂观察两看(课堂观察一看教师的教,二看学生的学)、核心素养两评(学生互评、教师撰写学科素养评语)、学业水平一测(全景式学业水平检测),让评价体系落地,让核心素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