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的儿子做早餐——2009级3班薛翔元的家长

我儿子今年七岁,对什么都感兴趣的样子,有一阵子迷上了烹饪,连玩具都从最喜欢的汽车改成了厨房餐具系列,家里的厨房也变成了极具吸引力的地方。我做饭时他就在厨房围着我转,我看到他这样就经常教他一些做饭的常识和方法,特别指出煤气灶和火的危险性,不断告诫他要注意点火和关火,他学得很起劲儿,一段时间后就让他亲自动手炒菜、煎蛋、榨果汁、做豆浆、烤蛋糕、煮鸡蛋等。他最拿手的就是煎鸡蛋、榨果汁、用豆浆机做豆浆和用烤蛋糕机做小蛋糕。他很享受所学会的手艺,经常自己做果汁或者豆浆喝,不但不用我操心,我还经常跟他沾光呢!

碰到有的礼拜六、礼拜天早晨我想在床上多躺一会儿,儿子会到我房间来闹我,支开他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去做早餐,我会和他商量:“儿子,妈妈想再躺一会儿,你去做早餐给爸爸妈妈吃好不好?”他会很爽快地答应,然后问:“你们想吃什么?”我就点他最拿手的,他马上就开始行动:先把黄豆放在豆浆机里加上水启动,再把鸡蛋打在碗里用搅拌器搅拌好,然后站在小板凳上掌勺,点火热锅添油,随即搅拌好的鸡蛋“刺啦”一声下锅了,不一会儿三份火候不错的蛋饼就煎好了。等到豆浆机发出豆浆已做好的提示音时,他会给自己用滤网过滤一杯无渣豆浆(他不喜欢带渣儿的豆浆),然后就来我房间叫我和他爸爸起床,这时候是无论如何也别想再赖床不起了,因为他要你起来欣赏和品尝他的杰作,他也准备好要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和爸爸妈妈的赞扬了。

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没有要把他培养成个什么样的大人物的想法和目标,最注重的是给他养成好习惯和好性格,比如懂礼貌、善交流、讲卫生、爱劳动、有自信、有主见、按时作息、主动学习等等。这些说说容易可真要做起来还是很难的,我的诀窍就是抓住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把他的兴趣尽可能放大并不断加强,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这要求父母要多观察孩子,一旦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就要主动反复引导,比如我发现我儿子喜欢烹饪玩具时,我就一步步引导他,以至于我现在可以享受儿子做的早餐,而且儿子通过做早餐也得到很好的锻炼。做早饭这个看似简单的行为其实包含了很多对孩子成长有益的内容,如锻炼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控制能力、计划能力等,增强自信心、成就感、荣誉感等。其实,所有劳动过程都包含类似的内容,所以要尽可能让孩子多参加劳动,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总之,只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的兴趣并加以引导,举一反三,我们希望孩子具有的那些好习惯、好性格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