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李希贵老师教育生涯的第一个驿站——高密四中。作为一位新教师,他曾以为厉害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以力图把自己装扮的“厉害”一些,让学生害怕自己。但是他与学生的一次误会使他放下架子主动向学生道歉,并有了一次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机会。正如李老师所说,“和学生平等地坐下交流,才知道她们并不是小孩子。其实,她们有好多想法,甚至不乏真知灼见。”民主平等地关系有利于师生的共同进步。
和李老师一样,我也是一位新教师。刚刚踏上工作岗位,许多老师好心提示我,对学生一定要严,一定要让学生害怕你,否则学生就会欺负你。于是,我在学生面前板着脸,不苟言笑。一段时间下来,不仅学生和我隔了一堵墙,我自己也被这伪装的面具憋得透不过气起来。
我应该怎么办?在我拜读了李老师的著作之后,我找到了答案——平等。正如李老师的观点一样,“教育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在平等地氛围里,教师和学生才能互相打开心扉,成为良师益友;在平等地课堂上,学生才能畅所欲言,与老师碰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师不应用权利来压抑学生以此来让他们“听话”。我想,一位令人折服和敬佩的老师才能真正的得到学生的心,才能真正的赢得学生的尊敬。
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教师?我想,首先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丰厚自己的底蕴,用广博的知识来征服学生。其次,需要教师拥有良好的素养,在举手投足间做出表率。
总之,教育,不是镇压而是平等;不是令人生畏而是内心折服。最后,想用李老师书中的一句话来与大家共勉,“教育无痕,有效地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