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妡嫄《父母课堂》读后感


    赵忠心,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读了《父母课堂》对他的采访,深有感触。
      赵忠心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是可信的教育理念,家庭教育要放平心态,放松心情。孩子可以慢慢来,家长也可以慢慢来。培养孩子首先应该有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就是让孩子生活得比我们还要幸福。 他的这番话使我想起医院里的大夫和我的一次谈话。
    
孩子从小体质就不太好,小学二年级那年元旦因肺炎住院。肺炎引起高烧,并且咳嗽不止。等孩子体温稍稍降下来,我就拿着她的课本让她读书,听写生字,做题,怕落下功课。孩子很难受不想学,我就厉声呵斥,强迫她学。
     
有一天早晨,我们正在争吵,恰逢小儿科的主任领了一帮大夫来查房,主任看了看我没说话。等到查完房,有一个护士来叫我去主任办公室一趟,我以为是说孩子病情的事。主任直截了当地说,你是一个好妈妈,但却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妈妈。我一愣不知什么意思。主任接着说,孩子在病中你这样强迫她,使她心情不好,只会加重她的病情。健康分为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心理健康方面要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人生要积极乐观。身体健康就是要有健康的身体,健康是“1”,所有的车子,房子,票子等都是“1”后面的“0”,只有健康的这个“1”存在,后面的“0”才有意义,如果健康的这个“1”不存在了,那后面的“0”就真是“0”了。“人生而有涯,而学而无涯”,学习永远没有尽头,可以慢慢来,而人生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一定要让孩子比我们更幸福。听了主任的话,我犹如醍醐灌顶,觉得很是惭愧。我和主任素不相识,她却能从一个医者的角度出发,去关心一个孩子,去帮助一个无知的妈妈,我真的很感谢她。我收起了课本,拿出了故事书,给孩子讲故事,和她做游戏。即使是这样孩子还是住了21天医院,才彻底痊愈。我心中的焦虑可想而知,使我真真正正地体会到健康有多么重要。出院时,我领着孩子特地去和主任告别,主任笑着说,一定要让孩子比我们更幸福。我说放心,我一定会做到。
    
现在我对孩子的态度就是,尽力学习,不会的慢慢来。有空就带她到野外去,让她尽量多的接触自然,呼吸新鲜空气。培养她的爱心和耐心,使她的生活每一天都很有意思。放学回家就会问,今天开心吗?或许会有人觉得我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但这是我在孩子病中真正想明白的,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过一生真的不容易,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