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我们的家乡》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2-06-11阅读次数:218

        

第一单元 生我养我的地方

1.1找找我们的家乡

新授

1-1-1

 

 

 

 

重点★

难点△

1、★知道并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知道并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

2△培养读图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课前准备

教具

地图、互联网

学具

课本

 

 

 

 

 

 

 

 

 

 

 

       

备注

一、    谈话导入:

1.同学们,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她在祖国的什么地方呢?怎样在地图上找到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在地图上找找家乡。

 

二、自主活动,交流研究

1、自主活动,尝试体验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看中国政区图,然后交流自己的家乡在祖国的什么位置。

2)在小组准备的地图上查找家乡所在市、区。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备注

3)在课本第二页下面填写自己的家乡。

4)小结:同学们认真地查图,已经能在地图上查找自己的家乡。

2、交流研究,总结方法

1)出示一幅本省的地图,分组讨论交流怎样看地图

2)小组代表发言,说说地图上的方向、图例、比例尺有什么作用。

3)引导学生读资料卡,让学生明确,看地图要知道地图上的方向、图例、比例尺。

3、设置情景,巩固深化

1)小组自行规定看图内容,继续读图,进一步熟悉自己的家乡。

2)读图,写一写与家乡相邻的省份及经过家乡的铁路和公路。

3)讨论、交流家乡有什么名山、河流,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4)动手做:连一连,把课本上的“连一连”左边四幅地理事物图和右边四个图例连起来。

三、课堂总结,深化认识

1、学生交流学习本课的收获。

2、教师谈话:这节课大家都自主认真地在地图上查找了我们的家乡,了解了关于家乡的一些知识,知道了看地图也有学问,学会了怎样看地图,老师真为同学们感到高兴!

 

四、课外延伸,巩固效果

在地图上查找各省省会的位置,开展查找地图比赛的活动

 

 

 

 

 

 

 

 

 

 

让学生大胆设计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巩固所学知识

 

 

 

 

 

 

 

 

 

 

 

在地图上查找各省省会的位置

 

 

 

 

 

 

 

1.找找我们的家乡

方向

图例

比例尺

 

 

 

 

 

 

 

 

 

 

 

 

 

 

 

 

 

 

 

亮点采集: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第一单元 生我养我的地方

1.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新授

1-2-2

 

 

 

 

重点★

难点△

1、了解家乡的气候、地形、资源等自然概况和家乡的主要经济特点;懂得自然环境、当地经济特点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

2、△能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家乡的气候、地形、资源等的探究活动。

3、★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关注家乡的环境、资源保护。

 

课前准备

教具

互联网

学具

课本

 

 

 

 

 

 

 

 

 

 

 

       

备注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对这些话你是怎样理解的?我们赶快行动起来,探究、研究一下吧?

 

二、探究交流,引发思考

1、各小组整理课前调查结果,填写课本上《家乡的自然环境》卡片,准备交流发言材料。

2、全班交流:将小组调查研究的家乡自然资源的某一主题进行交流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互问互答,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备注

 

1)家乡的地形、气候等方面自然环境情况

组长汇报调查结果,展示有关资料。

填一填:把讨论的结果填在课本上。

2)家乡的经济特点。

小组虎豹交流调查结果:家乡的人民是怎样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发展经济的?

阅读课文中的“读一读”,谈谈自己的认识。

3、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为什么?家乡人么收入的来源是什么?

 

4、小结:看来,自然环境与经济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呢!

 

三:课堂总结,深化认识

1、说一说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谈话:同学们通过认真调查、积极探索,不仅了

 

解了家乡的自然环境和资源,还明白了 “一方水土

 

养一方人”的道理。收获不小,祝贺大家的进步!

 

四、课外延伸

 

了解一下我们家乡的主要物产和工业产品。

 

 

根据汇报发言情况小结,引导学生认识家乡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经济收入来源的关系。

 

第二课时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她无私地为人们提供这丰富的资源和物产,所以 古人就有“一村山河一寸金”的赞美。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家乡的物产。

二、           探究交流,辩论提升

1、  调查汇报:各小组将调查、了解到的家乡的物产和工业产品在班内交流,然后填写三章花盘庄卡片。

2、  小小辩论会。

(1)   启发谈话:家乡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物产,许多人有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观念。可是,这些资源是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现在有两种观点,一是我们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二是“山、水”是会吃光的,“吃”光了怎么办?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展开辩论吧。

(2)   根据观点的不同,全班同学分成正、反两方。

(3)   双方陈述各自的观点和理由,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

(4)   总结

3、  出示参考资料中的《节约河保护自然资源》。

4、  总结:通过辩论、学习,我们懂得了应该合理开发、利用并注意节约和保护家乡的自然资源。

5、  读格言,明事理。

6、  听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激发学生的爱乡情感。

7、  讨论:为保护家乡的资源和环境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三、           课堂总结,深化认识

1、  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2、  教师简要谈话总结,对学生提出希望。

 

 

 

 

 

 

 

 

 

 

 

 

 

 

 

 

 

 

 

 

 

 

 

 

 

 

 

 

 

 

 

 

 

 

学生读后谈感受

 

 

 

 

分组写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搜集家乡工农业产品的实物、、文字资料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亮点采集: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山东省青岛天山小学 www.ts.qdedu.net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国二路18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7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