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读课文,读好词语和句子,感受蔷薇花的弱小。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一起读读课题。
2.谈谈你对“最弱小的”理解。(课题是谁说的?为什么要这样说?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体会这个故事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3.相信这篇课文同学们课前已经读过了,你们读了几遍啊?
同学们,好课文不厌百回读,特别是像这样含义深刻的文章,老师一共读了十来遍了,就让我们拿起书,再好好读读这篇课文吧。(自由读)
4.出示词语:这些词语会读吗?指名读(读音很正确,老师还没讲,你就会读了,真了不起)
5.仔细观察这八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你不但聪明,还有一双慧眼。)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感受这些词语给我们描绘的画面吧。女生读左边的词 男生读右边的词
8.蔷薇花见过吗?板书:蔷薇花(出示花的图片)说说,看到了怎样的蔷薇花啊?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它的?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谁还想读。(你闻啊,这花散发出多浓的香味啊,要慢慢品味,再读读)一起读读吧。
9.见过滂沱大雨没有?透过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课件声音(你很会联系自己的生活来理解词语)
其实大雨如注也是说雨下得很大,说明雨大我们还可以用哪些词啊?板书:瓢泼大雨
10.那经过大雨打击后的野蔷薇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找描写雨后野蔷薇的句子。
你们觉得这时的蔷薇花怎么样?能把这种情景读出来吗?生自由练习,个别同学读
11.配乐朗读两段话,男生读前,女生读后。
12.同学们,如果你就置身这样的森林中,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做呢?(你们的回答让老师看到了你们的一颗颗爱心。)
13.那文中的萨沙又是怎么做的呢?谁来读读看。萨沙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这样做呢?
二、解读3—8自然段。
请同学们好好读读3—8自然段,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习题纸上补充提示语。(小组先交流一下,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填)
学生交流,谈自己的体会。其他学生补充。
1) 萨沙的第一句话 板书:让雨衣:爸爸 妈妈 读
2) 妈妈的第一句话 这是一种责任,对吗? 出示妈妈的话 读
3) 萨沙的第二句话 读
4) 妈妈的第二句话 能给它换一种说法吗? 能学着妈妈的样子来读一读吗?
5) 萨沙的第三句话 那你能把萨沙的高兴读出来吗?你们觉得他仅仅是高兴吗?
有道理,这就叫不甘示弱。能学着萨沙的样子读一读吗?
教师设置疑问:萨沙到底是不是最弱小的?说说你的观点。
出示:生命
3.想想看,母亲看到萨沙的做法,会怎么说呢?
萨沙,你长大了。萨沙,你不再是弱小的了,你保护了比你弱小的蔷薇花。
4.是啊,这段话虽然简短,但含义深刻。同位分角色读一读,注意不读旁白
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读一读两人的对话。既然上台,我们就要提高一点难度,去掉提示语,但课文中作者和人物的意思和感情还要都能表达出来,同学们说怎么办?
现在请萨沙和妈妈注意了,你们要为你们的对话配上表情和动作。其他同学细心观看,等他们说完了,给他们提提建议。
学生评议,感谢各位评委的宝贵意见,请两位同学再为我们表演一次。
你们想不想也这样来演一演?同位合作表演,注意人物的语气、动作和表情。
三、深入体会中心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读一读课文的题目?
2.我相信在我们四(2)班,每一个同学们都可以自豪地说:“——。”
3.学生介绍作者?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关于他的资料。
说说,通过这段资料,你了解到了什么?
虽然只有短短的52年,但他对教育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等你长大了,去读读他的书就明白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猜猜看,这会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啊?
是的,他就是这样一位老师,17岁就走上了讲台,一年级我们就读过他的文章了,还记得吗?世界多美啊。
4.布置作业。
1)将3-8自然段改写成剧本
2)用书上的词语写一段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