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体会汉字的优美。俗话说:“字如其人”,虽说人的学习、能力与书法水平并非成正比,但毕竟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他的文化、学识、性格、修养等。对于教师来说,书法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功。教师要为人师表,教师的板书,批改的作业以及师生间重要的交流都是通过文字这一工具来进行的,教师的字必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常言道:“字无百日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练字是持久战,写字不可能速成。可见,要想写一手漂亮的字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需要扎扎实实、毫不松懈地坚持,需要有一段较长时间的严格训练。正是因为写字教学难度大、训练时间长,而且比较单调枯燥,所以导致了老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的局面。我认为,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就能变枯燥乏味的机械练习为形象生动的有意追求,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更好地落实写字教学,我自己也在书写方面不懈地努力,每天利用空余时间练字,并鼓励全班学生坚持练字,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以下我就来谈谈自己平时是如何进行写字教学的:
一、《习字册》的批改。
本学期,我任教的是一年级语文,平时批改《习字册》采用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学生在右上角涂“☆☆☆”进行自我评价,我便在旁边使用“优、良、合格”进行评价。对于书写的字,我在批改时会仔细分析每个字的字形结构,并在漂亮的字的右上角画上一个小的红“☆”。每次批改时,与前面一次相比较,我会在空白处端端正正地写上一句评价语,评价以激励为主。几次作业下来,发现学生的书写积极性较高,书写态度十分端正,字也比以前漂亮多了,总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激趣写字教学。
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写字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成为学生的榜样。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坚持每堂课板书规范工整,讲究美观,学生看在眼里,想在心里。常此以往,自然就产生了一种要写好字的欲望。同时,我还为学生树立一些比较亲切容易追求的榜样,如经常奖励班级中书写水平较高的同学,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2.有比较才有鉴别。每次写字练习后,我都要求学生记下日期,一段时间练习以后,拿现在的作业与几天前、几星期前的作业比较,使他们看到进步。还要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比,找出差距,树立新的奋斗目标。这样,学生便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书写水平也会随之不断提高。
3.争强好胜是小学生的天性。在写字教学中,利用比赛的方法,也是激发书写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自从学习汉字后,我在班内每月举行一次“铅笔字比赛”,评出写得最好、练得最多、进步最快的同学,在班内展示作品。孩子们热情高、练得勤,进步很快。对于书写特别好的同学,组织他们参加学校的现场书法比赛,以利于进一步提高。2008年5月,我所带的五(1)班全体学生参加了南通市第二届“世纪杯”写字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学生们欢呼雀跃,写字的积极性更高了。
三、严格训练,培养习惯。
1.练字要严格要求。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受益终身。
每次写字前,我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学生放好作业本,端正坐姿。学生书写时,我便来回巡视,时时提醒学生,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并随时提醒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运笔方法以及整个字的结构特点等等。只有教师在课堂上反复指导,学生在练习中认真书写,循序渐进,才能逐步形成写字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训练要有度,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小学生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够发达,学习兴趣也难以持久。过多的书写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害,还会影响孩子写字的兴趣。因此我在写字教学中,坚持一个“少”字,保证一个“好”字。每课的生字,我只要求学生每个写2遍或是4遍,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可以少写几遍;自己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就可以多写几遍;你还想写哪个字,就可以再写几遍。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好”。我力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选择作业的权利。我们的作业本上不再像以前一样整齐划一,而是有的多,有的少,但所有的孩子在写字方面的发展却是一样的。
以上就是我在写字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当然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该让学生知道,写字是一项没有捷径可走的艰苦劳动,必须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我坚信:在对写字充满兴趣的氛围中,在老师的热情鼓励下,通过认真刻苦的训练,学生一定能练就一手整洁、规范、美观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