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校务公开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属性决定的,是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发展,是教职工主人翁地位和民主权利的一实现形式,是坚持和完善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实行校务公开,有利于促进学校管理科学化、决策民主化,使学校民主建设迈上新台阶,学校管理达到新水平。
一.原则:坚持“突出重点、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循序渐进”的原则。
二.依据:以当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
三.公开的基本形式和主要载体:
主要载体:教代会制度。
基本形式:
1.教职工代表大会。校长将校务公开内容提交教代会讨论审议或通过。
2.校务公开栏。校长将校务公开内容帖于公开栏内予以通报。
3.校情发布会。校长将校务公开内容定期向教职工发布。
4.校长接待日。即校长定期或不定期地接待教职工的来访,回答或解决教职工提出的问题。
5.发放收费卡。即由学校向学生发放收费卡,学校每次收费都及时登记入卡,让学生及家长进行监督。
四.领导机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
组 长:徐学红
副组长:张文龙
成 员:李 怡 李 冰 李 波 姚 雯 丁吉鹏
五.校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1.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目标和管理制度。
2.教育教学的改革方案。
3.收费标准、收费情况、财务收支情况。
4.职称评定工作。
5.评选先进情况。
6.其他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和涉及学生利益的专项工作情况。
7. 学校领导班子廉洁自律的情况。
六.校务公开时间:随时。
七.注重实效,防止形式主义。
学校将根据具体实际,在周密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党政协商确定公开的内容,要害是公开,关键是真实,实质是监督,基本载体是教代会,目的是搞好学校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使学校的校务公开沿着正确的轨道和方向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