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用真诚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王雅卓

发表时间:2011-05-12 阅读次数:871
    我有幸参加了2010年班主任教师远程研修培训班的学习,六个模块的系统学习,让作为年轻班主任的我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管理方法。今年,我就将自己的反思和总结记录下来。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用智慧去工作,用灵感去创造生命的奇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内涵贵在一个“真”字:真心、真情、真诚、真实,这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每一位学生的后面都有一扇门,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都是需要用爱来倾注的浩瀚的海洋。
    在短短的教育教学中,我试着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
   镜头一:
   我们班有一个特别调皮,行为习惯非常不好的学生,接手这个班之前,就已经“久闻大名”, 这个学生不只老师见了头疼,同学们也不喜欢他。上课没一分钟老实的时候,下课后不是打这个就是欺那个,不知道弄哭过多少小朋友……每次学生来告状,我都把他叫到办公室训斥一顿,可是效果不明显,没过多久,他又犯老毛病了,可以算得上是“顽固分子”了。是不是应该换一种教育方法呢?对于他,我也尝试了很多办法,和家长联系,找他谈心,通过对他的观察,发现他也希望得到老师表扬,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小红花,希望当班里的喊队班长,所以一当他有进步的时候,我就会马上的给予他肯定,这样的方法会让他短时间内有所转变,但是孩子就是孩子,不能随时随地的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这样的孩子,不可能期待一天之内的转变,对他们的教育是长期的,我知道,能看到这样孩子的进步,我们要相对来说为他更多的付出一些东西。当然,如果看到这些“小皮蛋”的进步,我相信中的喜悦和激动会是最为难忘的。
    镜头二:
    仔仔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少爷,由于外公外婆都是部队的老首长、老干部,从小生活条件优越的他,仿佛对什么事情都不在乎。但是在三年级的第一次期中考试过后,我一一公布同学们的成绩,当念到他的名字时,我抬头望了他一眼,发现她默默地下了头。那个小小的举动,我知道在他满不在乎的外表下,藏着的是一颗上进的心。
从那天起,我试着慢慢地走进仔仔。但是起初我们的交谈总是很难进行。每次当我准备了一大堆话要对他讲时,看他那一脸无所谓的样子,我的心就凉了一半。这样没有效果的交谈了几次后,我想要放弃了。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出了问题,为什么总是收不到效果。原来在所有的交谈过程中,我都只是一味的说教,缺少了与孩子的沟通。最重要的是去用心沟通,真诚沟通,平视孩子,尊重孩子的感受。
    以后的日子里,我没有再准备什么“演讲稿”,而是悄悄地走进了仔仔的生活。我先与他的妈妈进行了沟通,了解他在家里的情况。得知仔仔经常因为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而苦恼,也会因为同学们在学习上都有所进步而着急。我知道我应该默默的帮助他。每天得自习课上,我都把仔仔叫到身旁,指导他完成作业。起初他很不习惯,即使有问题也不愿意问我,当我看到他面带愁容时就探过身子为他讲解。他发现老师不再那样高高在上,而成为他学习时的好伙伴。就这样仔仔每天都能在学校完成作业这是他轻松了许多。但是课堂上的他还是常常一脸茫然,我鼓励他读课文开始,渐渐德在课堂上经常能听见仔仔的声音。
    但是令我担心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我对仔仔的帮助,他在同学当中变得更加张扬,经常和同学发上矛盾不说,对除了学习以外的事情都不管不问。我意识到自己只关注到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却忽视了对他品德上的教育。我发现仔仔的桌子底下总有纸花,于是每当走到他身旁时,就弯下腰为他捡起来,几天后我发现仔仔竟然在课间的时候主动拿起扫帚清扫自己桌下的卫生。我给予肯定后,为了鼓励他,让他每天负责检查班级卫生。日子久了,班级卫生在仔仔的整理下整洁多了。仔仔也越来越关注班级的事情,从以前的对人冷漠到现在的待人热情,团结集体,仔仔的变化每个同学都看在眼里,大家都开始与仔仔交朋友。
    我信服梁启超说过的一句话:"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我想这话用在我们教师身上再恰当不过了。我们哪一位教师肩上不背负着学生——这些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和责任呢?但这样的苦,又是怎样的一种自豪和甘甜啊!而这一切又都不能没有爱,没有高尚的师德作支撑!
    人们常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我想:作为老师,应“不以善小而不为”应从我们亲自弯腰拾起地上的一张废纸做起。这种师表形象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另外,还要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不论他是否犯过错误,班主任都要一视如仁,不搞特殊化,不偏见,要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公正、平等对待班上每一位同学,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交流渠道,让学生学习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场所,这样他们才能好好学习,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 自我修养!
    心与心彼此撞击,生命就会闪耀出灿烂的火花,情与情彼此牵手,天空就会出现数不清的彩虹。希望我们都能心中有情、有爱、快乐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