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第五十九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工作总结
一、实施互联网+悦动课堂,探索教与学新模式
本学期我校从防疫期间的网上授课,到九年级复课时的“ipad+直播”同步课堂,再到全体复课的有效衔接,我校教师优化教学手段,融合先进理念,积极学习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模式,推广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育信息化与因材施教深度融合。
1、居家学习线上教学,多种方式激趣提效。居家学习网络授课过程中各任课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联系抗疫一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育人为目的,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理化生老师利用生活中的小物品做实验,悦动形象,带动居家的学生进行亲子实验,感受学科的生活化。定期举行居家检测,教师线上阅卷、一对一及时反馈,让学生及家长及时了解居家学习效果,各集备组总结学科知识点清单,学生自评,及时发现薄弱知识点,为居家学习与返校复课做好衔接。
2、返校复课“pad+直播”同步课堂,新技术提升教育质量。九年级返校复课时,我校进行“pad+直播”AB班级同步课堂授课。为了最充分地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正式复课之前,各任课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并自主进行实践操作,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授课中,任课教师在A班主讲,并通过提问等方式与B班的学生保持互动,保证每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课堂练习环节,任课教师转场教学,随机提问,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最大程度地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完成居家学习与返校复课的教学衔接。
3.悦动课堂彰显学科魅力。本学期悦动课堂落实分学科进行,各学科结合各自特点以生为本,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地理组重点研究了如何利用2分钟铃演讲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七年级2分钟铃演讲为《生活中的地理》,八年级2分钟铃演讲为《祖国的地理风貌》。历史组进行“以思维导图推进历史‘悦动课堂’”的研究,以实现学生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美术组以美育人,在学校公众号上发表了《以美育德,以德育人——居家美育教育小记》。
二、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新中考实现新突破
本学期是中考新政第一年,为做好中考教学工作,我校精准施策、分层辅导、将中考目标分解、细化,全员发力,提升中考质量。
1、精准定标,全员育人
本学期期初,我校召开中考定标专项办公会及九年级全体教师会。从学校目标、学科目标到班级目标,从学优生(二中目标)、普高生到学困生(后30%)目标,第一组合达B、达C,第二组合达C目标,让每位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都做到心中有数,班主任将每一目标的边缘生根据薄弱学科进行导师分配,任课教师布置日日清试卷,逐个跟进,日日检查学生完成情况,逐个辅导,并定期家访,有的放矢,精准施策。
2. 分层辅导,落实一生一策
分层辅导,落实“一生一策”:结合新中考的政策,我们认真做好分层辅导工作。九年级重点辅导语数英普高边缘生,(语文:赵迪老师,学校团委书记,工作繁忙兼任九年级分层辅导,数学:王崇河老师老将出马,除辅导数学外为学生进行中考动员,英语:丁翠萍老师,青年骨干教师,克服身体不适坚持辅导)八年级辅导第二组合,重点关注学校后10%——20%的C边缘生(地理、生物老师全员参与辅导,各班级逐个落实,每天布置日日清试卷,当堂落实),任课教师对边缘生熟记于心,严格落实“一生一策”。上课重点关注,提问优先,作业面批,关注他们的点滴变化,及时与班主任和家长沟通。6月初开始利用下午自习课时间专项辅导。老师们认真编写分层试题,辅导紧盯重点学生,砸实“盯关跟”。
为给学生做好自招辅导,本学期我校制定自招方案,成立自招笔试组、面试组。笔试组成员由物理、化学全体老师组成,九年级物理组在集备组长毕记朋的主持下,成立了自己的公众号,坚持推出有针对性的提优内容、自招系列,例如“直升系列”“板块复习系列”等等。 化学组全体老师精益求精的集备、有序开阵自招辅导。面试组由朱荣荣、刘琳、韩昊缘、王千、臧海鹏、刘桂秀、赵军、娄昆山组成,模拟面试三次,老师们的辛苦付出为学生的自招保驾护航,最终我校自招学生成果显著。
3、五级联动,扎实推进中考工作
为做好中考工作,我校本学期召开了负责干部碰头会、初三教师质量分析会、学生中考冲刺动员会、家长坚强后盾指导会,学生及任课教师班级教研组会、边缘生、自招学生学法指导会,有针对性地谈心调研,既说明目标的设定,更诠释并跟进目标的达成措施与路径,精准发力。
实施“五级联动”,多管齐下,不断优化辅导效果。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各自明确每个阶段、每一轮复习的时间节点、任务清单、预期结果,细化时间表、任务单、路线图、责任人,采取重点督查、专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督查工作落实情况,确保把辅导做实做深做到位。
三、强化常规管理,提高教学精细化程度
1、抓实一生一策
本学期着力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精确到每一层次关注的学生,细化对学生管理措施,跟进到位,做到“有名单、有弱点,有措施”。尤其对后30%的学困生,采取全员参与、干部包干的人盯人方式进行精准施策,八年级、九年级的后30%学困分层辅导,并召开专项班教研组会,任课教师逐个分析现状和提分策略。
2、深化减负增效
不断提升教师作业命题设计能力,切实从源头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我校各学科分层布置作业、定期监控学生作业、每天公示作业,定期开展作业展览提高学生自信力,精心设计实践性作业,语文组整本书阅读绘制故事情节人物特征、数学组章节整理思维导图、英语组的节日英文手抄报、生物组绘制人体器官、血液图,地理组绘制疫情地图、理化的实验等,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强化教师批改作业的精度、面批面改的力度、讲评反馈的频度。
四、融化衔接课程体系,全面坚持五育并举
本学期东一学区衔接重点是五育并举,开展丰富多样的衔接活动,以传统文化教育、心理教育、实验探究、书法绘画、音乐、专项体育训练、学科特色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衔接教育,为学生五育发展构建平台。本学期衔接课程:《传统文化———论语》、《新型冠状病毒英语表达》《趣味数学》、《玩转物理实验》《如何管控手机》《居家学习体育锻炼》《疫虽无情乐有情 歌以咏志爱同行》《绘画自由创作》。
5、技术引领助力青年起航
本学期重点培训内容是新技术新课堂,我校邀请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陶学灵为全体教师进行技术培训,同时邀请数学组张全友老师进行名师课堂展示,提升教师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时俱进,创新课堂。本学期开展新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大赛,为新老师搭建展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