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有孩子 心中有目标 随时有教育
随着教改的深入,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育者无论是对理论的学习,还是教育的实践都作了新的高要求。回想我教学工作中,参与了很多次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如“教学大比武”、“课件制作比赛”、“基本功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磨练和实践,我认为,教师更应该加强对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理念,重视教育研究,用心教育实践。要达到效果,必须做到“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随时有教育”。
首先,眼中要有孩子。每一位孩子都需要关注和欣赏。如果教师能用平等的心态、欣赏的眼光看孩子,你会发现孩子都是那么的可爱,在课堂上,也许你会发现孩子在思维上的差异,那我们不妨走出课堂去关注孩子的课间十分钟,这样你不难发现,孩子们都在忘情地投入课间,在充分展示着自身的主体精神,折射出机智与智慧,只有眼中有了孩子,才会去欣赏孩子,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其次,心中要有目标。作为教师,要清晰、全面地把握和深刻领会孩子的发展目标,做到心中有目标,并融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在我校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集两代宠爱于一身,在家由着性子做事,且家长们忙,没有时间教育子女,因而造成了大多数孩子只为自己着想的以个人为中心的心理。因此我们在教育中要明确目标——让孩子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当班级发生孩子打架的事情时,并不是只把他们拉开警告一声了事,而是和他们谈心,先明确地告诉他们“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再想想当初的情况,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做得对不对,对方会怎么想。教他们从别人的角度看事情,通过换位思考让他们明白这样做一无是处,以后也就少做这类无意义的事了。
最后,随时都进行教育。常言道:“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随机地整合有利于促进孩子发展的教育因素,随机地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孩子的言行来找到教育的契机,从而引导孩子探索、体验,从而实现孩子的发展目标。曾在一堂课上,同学们正在专心地听老师讲课,这时教室里飞来了一只小鸟,顿时教室里开始躁动起来,这位老师并没有发怒,而是引导孩子观察这只鸟的外形、飞行状况,这只鸟飞走后,还组织学生讨论,发表看法、见解,增强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就是从这种小事身上找到教育的突破口,对学生进行教育。
“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随时有教育”是课改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发展目标,我们只要把这三者结合起来运用、并且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相信,我们的教育成效将会大大的提高,也将会培养出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