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一世界,心语在沙中
——参与“箱庭疗法”培训有感
青岛北京路小学 李红霞
怀揣兴奋,又满怀期许。2009年4月10日下午,在市南区教育中心“阳光心港”心理工作室,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中心组、骨干教师在区心理教研员李莹的组织下,“每月一练”之“箱庭疗法”在大家的期待中如期开练。
李莹老师从心理咨询专业角度对本次的小组成员活动提出:为咨询人保密是首要原则,其次注重业务技术的提升。介绍本次“每月一练”的主讲由青岛59中的马虹桥、青岛北京路小学的李红霞、青岛48中的徐天镜三位系统学习过箱庭疗法的老师共同担任。马虹桥老师从箱庭疗法的起源、理论依据、沙箱区域分布象征和沙具的分类等理论基础方面进行了介绍;李红霞老师则引导大家从选择三个代表“过去”“现在”“未来”的心像沙具开始来初步感受箱庭疗法中投射及其象征意义。就在大家意犹未尽时,为让大家真正地感受神游沙国的美妙之处——个案箱庭治疗,于是现场由一名老师自我申请扮演来访者,其他老师做观摩,咨访正式开始。
来访者在手触细软的沙子时,抚平,触摸,又抚平,又触摸,如此反复几次后,眉尾上扬,嘴角微翘。徐老师轻声问:“你很喜欢沙子吗?”“是的,我很喜欢,而且感觉特别好”来访者用力点点头答道。“哦”徐老师就此回应。于是在徐老师的静默陪伴下,来访者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沙国中。先用沙子在左边塑了一个大大的蝴蝶沙丘,但是其后不停地在修正。接着在靠近沙箱右边竖着开辟出两条波浪形道路,中间做了两个心形的湖泊,添加沙具时先取了一 飞机放在道路的旁边,接着摆弄了一些明亮的珠子放在蝴蝶的身上做装饰,在此来访者很用心地变换着位置,想了想又在湖泊内放进去视如珍宝一样的三个小贝壳、还有绿萍在遮盖其上。满地的花草散落沙上,几株松树围着湖泊,一个漂亮的高个子女人在湖泊的位置看着这一切。这样算算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来访者起身审视着自己创造的一切,搓搓手中的沙子说:“好了。”徐老师点头默许,问:“现在感觉如何?”来访者说:“我很舒服。”“哦”徐老师回应着,问:“你最喜欢哪一部分?”来访者说:“我最喜欢这两个湖,因为……” 徐老师又问:“如果给这个自己创造的沙盘起个名字,会是什么呢?”来访者说“是……。”“哦,能解释一下吗?”于是,关于完成作品的探讨就在咨访者俩人之间开始了……
因为规定咨询时间到了,咨访被中断。在旁边观摩的老师们就咨访过程中的指导语、及征询问话的适度时刻、来访者摆放沙具的意象投射等技术进行了现场提问。来访者感觉自己做完沙盘后很舒服,也了解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李莹教研员则从箱庭疗法的治疗作用角度让大家感受到箱庭疗法的工具性作用。
其他老师通过观察来访者的变化感受到箱庭疗法作为游戏治疗的一种,能投射人的心像和潜意识,尽快地掌握这项技术,对提高我们心理老师的专业化、技术化很有必要。因此纷纷表示,这样的实务操练太有效了,现场技术指导、分享,会让每一个成员尽快地成长起来的。由此感叹到:市南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我们心理辅导老师收益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