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学的第一个月我读了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静下心来拜读,觉得收获很大。下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感受。
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中,第一项就是“营造书香校园”,
新教育把专业阅读看作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而在专业阅读中,新教育提倡知性阅读。这是一种带有咀嚼性质的研读。目的很明确,是指阅读者通过对书籍的聆听、梳理、批判、选择,在反复的对话中,将书籍中有价值的东西吸纳,内化到阅读者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使原有的结构得到丰富、优秀或者重建的过程,类似于传统的精读。与知性阅读相对应的是感性阅读,指带有消遣性质的快餐式的阅读。在书目上跟着感觉走,在阅读中仅凭感觉去感受书中的信息而不是加以反复咀嚼。反思自己,我的阅读几乎都可以归为感性阅读。工作之余,随手拿起一本书,悠闲地翻阅,沉浸其中,为情节的跌宕起伏而吸引,为语言的精美华丽而陶醉,为布局谋篇的精巧玄妙而叹服。但是看完之后,掩卷而思:每天看这样的书,究竟对自己的教育工作有什么帮助呢?阅读如同吃饭,要想身体健康,必须达到营养均衡,快餐好吃,也不能顿顿快餐,粗粮口感不如快餐,但它的营养快餐代替不了。假如只图口腹之快,这样只会造成一方面营养过剩而另一方面营养不良。假如我们一味的沉浸于感性阅读,终其一生都缺乏属于自己的根本书籍,那么只会不自觉地被时代风尚所影响,漂浮在词语之中而缺乏根基。当然,对于感性阅读来说,知性阅读是枯燥的、乏味的,需要一定的毅力才能坚持下来。但是我们不想终其一生让职业倦怠充斥自己的教育生活,那么你就要耐得住寂寞,让浮躁的心沉静下来,进行知性阅读。
以上是我读了《新教育》之后的粗浅想法,希望和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