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了雷夫,尽管在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上,东西方存在巨大差异,但是还是受到受到了很多的启发。主要的收获有以下两点:
1.关于信任与公平:
我从来没有想过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会有那么重要的作用。雷夫的策略是:在上课的第一天,就开始和孩子建立互相信任的伙伴关系。他会先请孩子们信任他,同时承诺对他们的信任。在这种信任的基础上,雷夫努力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配。这种信任有这么重要的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雷夫坚持一个前提:要求孩子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先做到。回想我自己的教学行为,有很多时候说过的话不能兑现,比如,承诺学生如果有完美的小组合作表现,就给表现好的小组一次借书机会,这种承诺有时会因为工作繁忙就忽略掉了。常常这样,我发现这种激励的方法对学生没有作用了,更可怕的是,我失掉了学生对我的信任。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老师说话学生愿意听,有的老师说话学生不愿意听的原因。雷夫不断的说,老师的一举一动,学生都看着,不要欺骗他们,小孩子很聪明,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为人师表。
教育离不开惩罚,但是惩罚要做到公平实在是很难的事情,我在采用惩罚的时候,往往只是关注成大的易操作性,不会过多考虑惩罚的合理性。经常会惩罚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不准上活动课。或者因为几个同学不认真听讲,取消整班学生的操作时间。读了雷夫的教育故事,我知道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因为惩罚也必须合理而又有逻辑性,并且不能因为个别学生的错误惩罚全班同学。否则,教师会失掉人心。
2. 什么是真正的课堂学习:
雷夫的教育故事,给我启发最大的是“失败的科学课”。我们现在上课比较注重教案设计的完美,学生配合的天衣无缝和训练有素。一堂课最好是一点意外也没有的上下来。在这样的理念下,课堂越来越像一场场的表演,我们渐渐迷失了教育的本质:有很多知识是需要在失败中学习的。只有尊重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的课堂才是好课堂。看到“把学生训练成福尔摩斯”这个故事时,我真的觉得雷夫老师是个伟大的教师,记得我在当学生的时候,直到上了高中才知道透过选项揣摩出题人的意图。
可是雷夫的学生在五年级的时候就知道这个秘密。他们是多么幸福的一群学生,折磨人的考试都成为训练思维的有趣游戏。怪不得雷夫老师能平衡好考试和素质教育的关系。我想这对我们当前的教育环境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一个好的教师不应是一个整体抱怨环境的老师,而是一个努力改变环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