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转变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

阅读次数:500
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很大改变,我也从以前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到现在努力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以此来打造高效课堂。下面我就以自己真实的教学为例,来介绍一下在实际教学中所做的改变:
(一)教学方式的变化
1、改变“一刀切”模式,根据学生情况将学习目标分类分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学困生来说,达到基础的知识能力目标就可以了。比如四年级数学下册学习乘法的简便运算,以125×88为例,学困生只要用一种简便方法计算就好,而对于能力强的学生要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既可以用乘法分配率来做:125×88=125×(80+8)=125×80+125×8=10000+1000=11000;还可以用下面方法做:125×88=125×8×11=1000×11=11000。给学困生降低学习难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创设情境,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体验“玩”中学
按部就班的填鸭式课堂已经不符合时代的需求,也引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更应该从实际生活出发,创造性的设计教学环节与练习题目,如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教学中就设计了数青蛙这道题。就是让学生在数青蛙的游戏中自己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1只青蛙 1张嘴 2只眼睛 4条腿;
                    2只青蛙 2张嘴 4只眼睛 8条腿;
                    3只青蛙 3张嘴 6只眼睛 12条腿。
                               ……
10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28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n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用一句话就可以唱完这首儿歌。学生非常有兴趣的思考,教师适时进行启发,联系本课的知识想到了用字母来表示任何只青蛙的数量以及嘴、眼睛、腿的数量。在“玩”中就学习巩固了知识。
(二)评价方式的变化
对于学生一节课表现的评价不能单一的看知识的掌握程度,要多元化入手,要从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积极参与的程度、对别人回答问题的倾听程度和做题书写的规范性等方面来进行评价,多以表扬鼓励为主,这样对于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来说意义重大,自信程度也会有所提高。
高效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任务不只是让一部分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而是让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立足新课改,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是我不懈的追求,它关系着学生的成长,也关系着教师的专业成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