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共青团调研征文——关于推进共青团工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1-09-19 阅读次数:829
关于推进共青团工作的思考
青岛文登路小学 王雅卓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家经济领域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对城市共青团组织的原有工作模式、组织结构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大量的团员青年从过去的传统经济领域转向一些新的经济组织,成为传统组织框架之外的重要青年群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这支有生力量的教育和管理,已成为目前城区共青团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团的工作如何在坚持政治功能和政治基础的前提下注重在社会化层面的推进,从而使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构和秩序衔接起来,这是我们在团的十四大以后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团员青年来源不一,流动太快,管理存在一定难度。共青团员青年来源主要有三条渠道:一是高校毕业生;二是外来务工的团员青年;三是从传统经济领域“跳槽”出来的团员青年。外来务工人员团组织关系在户口所在地,“跳槽”团员的组织关系则保留在人才中心,在组织体系上不便于管理,缺乏必要的依据。新经济组织团员的频繁流动是组织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共青科技街每隔一年左右企业员工就要“大换血”,有的团员刚刚认识,团干刚刚上岗,由于种种原因而“各奔东西”,造成团的工作缺乏连续性,对团员管理乏力。
    团员青年缺乏政治参与热情,团的意识比较淡泊。一方面,由于IT行业的特点,团员青年工作紧张,平时加班加点较多,精神文化生活非常缺乏;另一方面,由于竞争激烈、追求实际利益等原因,导致他们对共青团组织,对社会问题缺乏关注。不少企业的团员青年在谈及团组织的有关话题时,感觉与自己现实需求相差太远,团的意识非常淡泊,而对于各种经济活动的参与热情却有增无减。
    多头参与,造成管理混乱。在行业上,人事局建一个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要把流动团员集中起来编一个团支部;工商局搞一个个体私营协会,下面也设立团组织,要求新经济组织的团员青年也要参与他们的活动;街道的社区团建也要求青年参与。此外,企业团组织隶属关系不一,有的是隶属团市委,有的隶属团区委,有的隶属街道团工委。由于这种多头参与的局面,使企业团的工作陷入被动,甚至混乱。一些企业的团组织不知道他们该由谁来“管”,是人事局、工商局、科委还是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