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小学音乐课改的“三新”

发表时间:2011-09-28 阅读次数:649
    一、新课改中的“教师新”
首先是如何做“新”型教师。新教材以“人文主题”为单元,强调音乐教学与不同领域间(如音乐与美术、舞蹈、戏剧、影视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新教材给教师的空间多了,但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音乐教师要练好“身外功”,除了很好的掌握本专业知识外,还要广泛涉猎音乐之外的其他学科知识,加强知识储备,拓宽知识视野。只有教师的知识丰富了,教师教学的魅力才更能得以体现。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不同的,要用不同的方式吸引孩子们,这样才能让他喜欢你,喜欢音乐,学好音乐。记得有一次在上二年级《我爱雪莲花》一课时,我准备了一场专场的个人演出,先为学生介绍新疆的人土风情、地理环境,再为学生表演有关新疆的节目(独唱《新疆是个好地方》、小提琴独奏《新疆舞曲》、独舞《美丽的迪丽拜尔》等),提高了学生的听课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平时不认真听课、随便说话的学生也都沉浸在我的教学中。
其次要有“新”的教育观念。有人说:“换教材要换脑筋”。我认为,面对新事物,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是非常重要的。新的教学观念就是教师应尽一切可能,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各种音乐活动中。同时,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情况、兴趣爱好,提供或选择适合其发展需要的手段、方法等,这样才利于学生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都是作为一名“新”教师所必须做到的。
二、新课改中的“方式新”
首先,教学导入方式很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音乐课的导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怎样才能引起学生注意,创造一个良好地开始呢?其实方法很多,比如悬念设置法,在欣赏《二小放牛郎》前,我讲述故事情节,当讲到二小被敌人押着带路并已进入了村,情况万分紧急时,我停止讲解,巧设悬念,让学生在倾听音乐过程中自己找到答案。学生们很安静,个个都竖起自己的小耳朵认真听。这样就用简单有效的方法把他们吸引住了。除此之外,猜谜法、情景设置法、故事导入法等都是能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其次,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十分重要。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属性的集中体现。音乐是一种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说音乐与相关学科结合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种结合方式:
(1)音乐与美术的结合。音乐与美术同属于艺术这一大家庭,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在课堂上,用美术理解音乐,用音乐提高美术,这是必不可少的。在欣赏《春到沂河》一课时,我借助了简笔画,帮助小朋友理解了音乐,使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我说:“那小朋友们能根据你听的音乐加入自己的想象画一幅画吗?”这时,孩子们都纷纷画了起来。他们画的虽然都是春天的景色,但是每幅画都不同,在展示时每个小组讨论的热火朝天。
(2)音乐与舞蹈的结合。自古以来,舞蹈与音乐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音乐与舞蹈是密不可分的,舞蹈可以帮助学生们有效的记住歌词,还能通过舞蹈把他们的想法表现的淋漓尽致。例如:《国旗国旗真美丽》一课,我先让学生们熟悉曲调,然后听录音跟着我一起做动作,很快同学们就记住了,这都充分表明了舞蹈的作用;在上欣赏《我是草原小骑兵》这一课时,我先教了小朋友几个简单的骑马、放哨等蒙古动作,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听到的进行表演,这下他们可真是放开了,有的做勒马的动作,有的做挥鞭子的动作,还有的干脆下地来做一匹小骏马,奔驰在音乐教室里。这时的课堂里欢乐一片,热闹非凡。
(3)音乐与多媒体的结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用有声有色的情景优势来创设意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美。例如:在教《小白船》时,我利用多媒体出示幽静的画面与优美的音乐,然后在屏幕上出示小朋友们自己的照片,好象他们自己在月亮上嬉戏、玩耍。学生们一下子被视听的完美结合给感染了,很快地投入到了音乐所展现的情景中。而这一课的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学会歌曲理解mf与mp的区别,于是我就借助两张图片,一张是静态的,一张是动态的,学生很快知道静态图片时用mp演唱,动态图片时用mf演唱,难点迎刃而解。
再次,教学中相互评价方式也很重要。评价是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促进音乐表现力、创造力的发展。评价也为教师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以,我在课堂上提供了三种评价方式:
(1)生生评价。即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运用小组评价或同桌之间相互评价的方法。开始的时候学生只会用“好”、“不好”等词语来评价别人,我就不断的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模仿的方法培养学生,学生就会用“他的歌声想春天的小溪水”、“她的动作像可爱的小蝴蝶”等词语来形容了。这样不但教会学生如何欣赏、宽容、尊重别人,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鉴赏等能力,学生在相互评价中,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发现优点,得到承认。
(2)师生评价。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适时地评价,也能不断激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潜力。老师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在学生心里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上《草原就是我的家》一课时,我叫了一位从来不喜欢在大家面前表演的学生来进行歌表演,虽然他的动作不怎么优美,而且满脸通红,但是总也算从头到尾跳了下来。跳完之后,我先对她笑了一下,然后激动的说“xxx今天真让老师感动,平时不爱表现的你今天表演得真不错。”这时,台下的小朋友都鼓起掌来。害羞的他抬起了头,好象在自信的说“我真棒”。
(3)生师评价。让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是提高学生审美的一个过程,也是师生换位、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个体现。同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正是老师忽视的地方。教师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及时反思,弥补不足,我想,这样的课堂才能变的生动、活泼富有创造力。所以,我们必须摆脱以往学生不敢给老师提毛病和意见的误区。
三、新课改中的 “反思新”
人们常说:“进步=经验+反思”,这足以证明反思的重要性。音乐教师一般都是教平行班的比较多,语数老师的课后反思是在积累经验,而我们不单单是积累经验,更是通过反思即而不断改进来上好同样的一节课。这样,不但能根据班级的不同特点,上课时采用不同的方法,而且能及时记录一些课上亮点以及无法预设的问题等。例如:《两只老虎》一课是一首轮唱歌曲,在上第一节课时,我用了很多语言,都无法让同学们理解这个轮唱的形式,无论是我先唱还是分成两组,总有错误的出现。于是,在上完这节课后,我及时的进行反思,决定用念字母的方法:
1、 A    B   C   D   E   F   G   F   G
2、  空  空   A   B   C   D   E   F   G
运用了这种方法,第二个班很快理解了,并在当堂课完成了这首歌曲。这就充分说明了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天天反思、时时反思、刻刻反思,只有这样我们的进步才会更快,更大!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切体验到了音乐课改“三新”带来的益处,也使我的学生体验到了音乐课堂的美与愉悦。因此,我会继续努力,将这课改“三新”坚持到底,并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