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41号
在里约热内卢的一个贫民窟里,有一个男孩子,他非常喜欢足球,可是又买不起,于是就踢塑料(1)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里拣来的椰子壳(2)。他在胡同(3)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4)上踢。
有一天,当他在一处干涸(5)的水塘里|猛踢一个猪膀胱(6)时,被一位足球教练看见了。他发现这个男孩儿踢得很像是那么回事,就主动提出要送给他一个足球。小男孩儿得到足球后踢得更卖劲(7)了。不久,他就能准确地把球踢进远处随意摆放的一个水桶里。
圣诞节到了,孩子的妈妈说:“我们没有钱买圣诞礼物送给我们的恩人,就让我们为他祈祷吧。”
小男孩儿跟随妈妈祈祷完毕,向妈妈要了一把铲子便跑了出去。他来到一座别墅前的花园里,开始挖坑。
就在他快要挖好坑的时候,从别墅里走出一个人来,问小孩儿在干什么,孩子抬起满是汗珠的脸蛋儿,说:“教练,圣诞节到了,我没有礼物送给您,我愿给您的圣诞树挖一个树坑。”
教练把小男孩儿从树坑里拉上来,说,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礼物。明天你就到我的训练场去吧。
三年后,这位十七岁的男孩儿|在第六届足球锦标赛上独进二十一球,为巴西第一次捧回了金杯。一个原来不//为(8)世人所知的名字——贝利,随之传遍世界。
节选自刘燕敏《天才的造就》
读音提示:
(1) 塑料 sùliào (2) 椰子壳 yēzikér (3) 胡同 hútònɡr
(4) 空地 kònɡdì (5) 干涸 ɡānhé (6) 膀胱 pánɡɡuānɡ
(7) 卖劲 màijìnr (8) 为 wéi
作品42号
记得我十三岁时,和母亲住在法国东南部的耐斯城。母亲没有丈夫(1),也没有亲戚(2),够清苦的,但她经常能拿出令人吃惊的东西,摆在我面前。她从来不吃肉,一再说自己是素食者。然而有一天,我发现母亲正仔细地用一小块(3)碎面包|擦那给我煎牛排用的油锅。我明白了她称自己为(4)素食者的真正原因。
我十六岁时,母亲成了耐斯市美蒙旅馆的女经理。这时,她更忙碌了。一天,她瘫在椅子上,脸色苍白,嘴唇发灰。马上找来医生(5),做出诊断:她摄取(6)了过多的胰岛素。直到这时我才知道|母亲多年一直对我隐瞒的疾痛(7)——糖尿病。
她的头歪向枕头(8)一边,痛苦地用手抓挠(9)胸口。床架上方,则挂着一枚我一九三二年赢得耐斯市少年乒乓球冠军的银质奖章。
啊,是对我的美好前途的憧憬支撑着她活下去,为了给她那荒唐的梦至少加一点(10)真实的色彩,我只能继续努力,与时间竞争,直至一九三八年我被征入空军。巴黎很快失陷,我辗转调到英国皇家空军。刚到英国就接到了母亲的来信。这些信是由在瑞士的一个朋友秘密(11)地转到伦敦,送到我手中的。
现在我要回家了,胸前佩带着醒目的绿黑两色的解放十字绶//带,上面挂着五六枚我终身难忘的勋章,肩上还佩带着军官肩章。到达旅馆时,没有一个人跟我打招呼(12)。原来,我母亲在三年半以前就已经离开人间了。
在她死前的几天中,她写了近二百五十封信,把这些信交给她在瑞士的朋友,请这个朋友定时寄给我。就这样,在母亲死后的三年半的时间里,我一直从她身上吸取着力量和勇气——这使我能够继续战斗到胜利那一天。
节选自[法]罗曼•加里《我的母亲独一无二》
读音提示:
(1) 丈夫 zhànɡfu (2) 亲戚 qīnqi (3) 一小块 yī xiǎo kuàir
(4) 为 wéi (5) 医生 yīshēnɡ (6) 摄取 shèqǔ
(7) 疾痛 jítònɡ (8) 枕头 zhěntou (9) 抓挠 zhuānɑo
(10) 一点 yì*diǎnr (11) 秘密 mìmì (12) 招呼 zhāohu
作品43号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1)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正在结茧,这使我很感兴趣。望着这些蚕执著(2)地、勤奋地工作,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
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研究(3),而研究,就是对真理的探讨。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后来献身科学的整个时期,我丈夫(4)和我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中一般,坐在简陋的书房里艰辛地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里发现了镭。
我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5)。
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我的惟一奢望 (6) |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节选自[波兰]玛丽•居里《我的信念》,剑捷译
读音提示:
(1) 休息 xiūxi (2) 执著 zhízhuó (3) 研究 yánjiū
(4) 丈夫 zhànɡfu (5) 拖累 tuōlěi (6) 奢望 shēwànɡ
作品44号
我为什么非要教书不可?是因为我喜欢当教师的时间安排(1)表和生活节奏。七、八、九三个月给我提供了进行回顾、研究(2)、写作的良机,并将三者有机融合,而善于回顾、研究和总结|正是优秀教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干这行给了我多种多样的“甘泉”去品尝,找优秀的书籍去研读,到“象牙塔”和实际世界里去发现。教学(3)工作给我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时间保证,以及多种途径、机遇|和挑战。
然而,我爱这一行的真正原因,是爱我的学生。学生们在我的眼前成长、变化。当教师意味着亲历“创造”过程的发生——恰似亲手赋予(4)一团泥土以生命,没有什么比目睹它开始呼吸更激动人心的了。
权利我也有了:我有权利去启发诱导,去激发智慧的火花,去问费心思考的问题,去赞扬回答的尝试,去推荐书籍,去指点迷津。还有什么别的权利能与之相比呢?
而且,教书还给我金钱和权利之外的东西,那就是爱心。不仅有对学生的爱,对书籍的爱,对知识(5)的爱,还有教师才能感受到的对“特别”学生的爱。这些学生,有如冥顽(6)不灵的泥块,由于接受了老师的炽爱(7)才勃发了生机。
所以,我爱教书,还因为,在那些勃发生机的“特//别”学生身上,我有时发现|自己和他们呼吸相通,忧乐(8)与共。
节选自[美]彼得•基•贝得勒《我为什么当教师》
读音提示:
(1) 安排 ānpái (2) 研究 yánjiū (3) 教学 jiàoxué
(4) 赋予 fùyǔ (5) 知识 zhīshi (6) 冥顽 mínɡwán
(7) 炽爱 chì’ài (8) 忧乐 yōulè
作品45号
中国西部|我们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相连一线以西,包括西北和西南的十二个省、市、自治区。这块广袤(1)的土地|面积为(2)五百四十六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七;人口二点八亿,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三。
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华夏祖先的脚步是顺着水边走的:长江上游出土过元谋人牙齿化石,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黄河中游出土过蓝田人头盖骨,距今约七十万年。这两处古人类|都比距今约五十万年的北京猿人(3)资格更老。
西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秦皇汉武以后,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从而有了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佛院深寺的暮鼓晨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4),它在继承汉晋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兼收并蓄的恢宏气度,展现出精美绝伦的艺术形式|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秦始皇兵马俑、西夏王陵、楼兰古国、布达拉宫、三星堆、大足石刻等|历史文化遗产,同样为(5)世界所瞩目,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象征。
西部地区又是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仍保留//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如纳西古乐、戏曲、剪纸、刺绣、岩画等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犹如一个巨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
我们要充分重视和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为西部大开发做出贡献。
节选自《中考语文课外阅读试题精选》中《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读音提示:
(1) 广袤 ɡuǎnɡmào (2) 为 wéi (3) 猿人 yuánrén
(4) 奇迹 qíjì (5) 为 wéi
作品46号
高兴,这是一种具体的|被看得到摸得着的事物所唤起的情绪。它是心理的,更是生理的。它容易来也容易去,谁也不应该对它视而不见|失之交臂,谁也不应该总是做那些使自己不高兴|也使旁人不高兴的事。让我们说一件最容易做|也最令人高兴的事吧,尊重你自己,也尊重别人,这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我还要说|这是每一个人的义务。
快乐,它是一种富有概括性的生存状态、工作状态。它几乎是先验的,它来自生命本身的活力,来自宇宙、地球|和人间的吸引,它是世界的丰富、绚丽、阔大、悠久的体现。快乐还是一种力量,是埋在地下的根脉。消灭一个人的快乐|比挖掘掉一棵大树的根要难得多。
欢欣,这是一种青春的、诗意的情感。它来自面向着未来伸开双臂奔跑(1)的冲力,它来自一种轻松而又神秘、朦胧而又隐秘的激动,它是激情即将到来的预兆,它又是大雨过后的|比下雨还要美妙得多|也久远得多的回味……
喜悦,它是一种带有形而上色彩的修养和境界。与其说它是一种情绪,不如说它是一种智慧、一种超拔、一种悲天悯(2)人的宽容和理解,一种饱经沧桑的充实和自信,一种光明的理性,一种坚定//的成熟,一种战胜了烦恼和庸俗的清明澄澈(3)。它是一潭清水,它是一抹(4)朝霞,它是无边的平原,它是沉默的地平线。多一点儿、再多一点儿喜悦吧,它是翅膀,也是归巢(5)。它是一杯美酒,也是一朵永远开不败的莲花。
节选自王蒙《喜悦》
读音提示:
(1) 奔跑 bēnpǎo (2) 悯 mǐn (3) 澄澈 chénɡchè
(4) 抹 mǒ (5) 归巢 ɡuīcháo
作品47号
在湾仔(1),香港最热闹(2)的地方,有一棵榕树,它是最贵的一棵树,不光在香港,在全世界,都是最贵的。
树,活的树,又不卖|何言其贵?只因它老,它粗,是香港百年沧桑的活见证,香港人不忍看着它被砍伐,或者被移走,便跟要占用这片山坡的建筑者谈条件:可以在这儿建大楼盖商厦,但一不准砍树,二不准挪树,必须把它原地精心养起来,成为香港闹市中的一景。太古大厦的建设者最后签了合同(3),占用这个大山坡建豪华商厦的先决条件是|同意保护这棵老树。
树长在半山坡上,计划将树下面的成千上万吨山石全部掏空取走,腾出地方来盖楼,把树架在大楼上面,仿佛它原本是长在楼顶上似的。建设者就地造了一个直径十八米、深十米的大花盆,先固定好这棵老树,再在大花盆底下盖楼。光这一项就花了两千三百八十九万港币,堪称(4)是最昂贵的保护措施了。
太古大厦落成之后,人们可以乘(5)滚动扶梯一次到位,来到太古大厦的顶层,出后门,那儿是一片自然景色。一棵大树出现在人们面前,树干(6)有一米半粗,树冠(7)直径足有二十多米,独木成林,非常壮观,形成一座以它为中心的小公园,取名叫“榕圃(8)”。树前面//插着铜牌,说明原由。此情此景,如不看铜牌的说明,绝对想不到巨树根底下|还有一座宏伟的现代大楼。
节选自舒乙《香港:最贵的一棵树》
读音提示:
(1) 湾仔 Wānzǎi (2) 热闹 rènɑo (3) 合同 hétonɡ
(4) 堪称 kānchēnɡ (5) 乘 chénɡ (6) 树干 shùɡàn
(7) 树冠 shùɡuān (8) 榕圃 Rónɡpǔ
作品48号
我们的船渐渐地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树,有数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斜躺在水面上一样。
现在正是枝繁叶茂的时节。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1)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2)。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船在树下泊(3)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棵树上做窝,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4),但是等到我的眼睛注意地看那里时,我却看不见一只鸟的影子。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地是湿的,大概涨潮(5)时河水常常冲上岸去。“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这样想到。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船,缓缓地流到河中间去。
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就是那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在水面上,也照在树梢上。一切都//显得非常光明。我们的船也在树下泊了片刻。
起初四周围非常清静。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很快地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6)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在扑翅膀。
节选自巴金《小鸟的天堂》
读音提示:
(1) 簇 cù (2) 缝隙 fènɡxì (3) 泊 bó
(4) 声音 shēnɡyīn (5) 涨潮 zhǎnɡcháo (6) 热闹 rènɑo
作品49号
有这样一个故事(1)。
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2)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所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
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与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3)学者用尽了一切的方法(4),要把它完整地分出来,都没有这种力气。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5)的头盖骨里,给它以温度与湿度,使它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6),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的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儿,常人不容易理解。那么,你看见过笋的成长吗?你看见过被压(7)在瓦砾(8)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长吗?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与石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9)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10)土壤钻,它的芽往地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一粒种子的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11)”,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是世界无比。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因为它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节选自夏衍《野草》
读音提示:
(1) 故事 ɡùshi (2) 气力 qìlì (3) 解剖 jiēpōu
(4) 方法 fānɡfǎ (5) 剖析 pōuxī (6) 骨骼 ɡǔɡé
(7) 压 yā (8) 瓦砾 wǎlì (9) 曲曲折折 qūqū-zhézhé
(10) 往 wǎnɡ (11) 大力士 dàlìshì
作品50号
著名教育家班杰明曾经接到一个青年人的求救电话,并与那个向往成功、渴望指点的青年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待那个青年如约而至时,班杰明的房门敞开着,眼前的景象却令青年人颇(1)感意外——班杰明的房间里乱七八糟(2),狼藉一片。
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招呼(3)道:“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候一分钟,我收拾(4)一下,你再进来吧。”一边说着,班杰明就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班杰明就又打开了房门|并热情地把青年人让进客厅。这时,青年人的眼前展现出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已变得井然有序,而且有两杯刚刚倒好的红酒,在淡淡的香水气息里还漾(5)着微波。
可是,没等青年人把满腹(6)的有关人生和事业的疑难问题向班杰明讲出来,班杰明就非常客气(7)地说道:“干杯。你可以走了。”
青年人手持酒杯一下子愣住了,既尴尬(8)又非常遗憾地说:“可是,我……我还没向您请教呢……”
“这些……难道还不够吗?”班杰明一边微笑着,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轻言细语地说,“你进来又有一分钟了。”
“一分钟……一分钟……”青年人若有所思地说:“我懂了,您让我明白了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的深刻道理。”
班杰明舒心地笑了。青年人把杯里的红酒一饮而尽,向班杰明连连道谢后,开心地走了。
其实,只要把握好生命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了理想的人生。
节选自纪广洋《一分钟》
读音提示:
(1) 颇 pō (2) 乱七八糟 luànqībāzāo (3) 招呼 zhāohu
(4) 收拾 shōushi (5) 漾 yànɡ (6) 满腹 mǎnfù
(7) 客气 kèqi (8) 尴尬 ɡānɡà
作品51号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1),别人写作文(2)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很动人。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3)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儿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地朗读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刚睁眼醒来,他就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
边节选自张玉庭《一个美丽的故事》
读音提示:
(1) 比方 bǐfɑnɡ (2) 作文 zuòwén (3) 第一个 dì-yī ɡè
作品52号
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去海边远足,妈妈没有做便饭,给了我十块钱买午餐。好像走了很久,很久,终于到海边了,大家坐下来便吃饭,荒凉的海边没有商店,我一个人跑到防风林外面去,级任老师要大家把吃剩的饭菜分给我一点儿。有两三个男生留下一点儿给我,还有一个女生,她的米饭拌了酱油,很香。我吃完的时候,她笑眯眯地看着我,短头发(1),脸圆圆的。
她的名字叫翁香玉。
每天放学的时候,她走的是经过我们家的一条小路,带着一位比她小的男孩儿,可能是弟弟。小路边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两旁竹阴覆盖,我总是远远地跟在她后面,夏日的午后特别炎热,走到半路她会停下来,拿手帕在溪水里浸湿,为小男孩儿擦脸。我也在后面停下来,把肮脏的手帕弄湿了擦脸,再一路远远跟着她回家。
后来我们家搬到镇上去了,过几年我也上了中学。有一天放学回家,在火车上,看见斜对面一位短头发、圆圆脸的女孩儿,一身素净(2)的白衣黑裙。我想她一定不认识我了。火车很快到站了,我随着人群挤向门口,她也走近了,叫我的名字。这是她第一次(3)和我说话。
她笑眯眯的,和我一起走过月台。以后就没有再见过//她了。
这篇文章收在我出版的《少年心事》这本书里。
书出版后半年,有一天我忽然收到出版社转来的一封信,信封上是陌生的字迹(4),但清楚地写着我的本名。
信里面说|她看到了这篇文章|心里非常激动,没想到在离开家乡,漂泊(5)异地这么久之后,会看见自己仍然在一个人的记忆里,她自己也深深记得这其中的每一幕,只是没想到越过遥远的时空,竟然另一个人也深深记得。
节选自苦伶《永远的记忆》
读音提示:
(1) 头发 tóufɑ (2) 素净 sùjinɡ (3) 第一次 dì-yī cì
(4) 字迹 zìjì (5) 漂泊 piāobó
作品53号
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站着一个衣衫褴褛(1)、头发(2)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他不像其他乞丐那样伸手向过路行人乞讨,而是在身旁立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有的还淡淡一笑,便姗姗而去了。
这天中午,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也经过这里。他看看木牌上的字,问盲老人:“老人家,今天上午有人给你钱吗?”
盲老人叹息着回答:“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说着,脸上的神情非常悲伤。
让•彼浩勒听了,拿起笔悄悄地在那行字的前面添(3)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就匆匆地离开了。
晚上,让•彼浩勒又经过这里,问那个盲老人下午的情况。盲老人笑着回答说:“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 让•彼浩勒听了,摸着胡子满意地笑了。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的语言,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舞,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一生中竟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
节选自小学《语文》第六册中《语言的魅力》
读音提示:
(1) 褴褛 lánlǚ (2) 头发 tóufɑ (3) 添tiān
作品54号
有一次,苏东坡的朋友张鹗(1)拿着一张宣纸|来求他写一幅字,而且希望他写一点儿关于养生方面的内容。苏东坡思索了一会儿,点点头说:“我得到了一个养生长寿古方,药只有四味,今天就赠给你吧。”于是,东坡的狼毫在纸上挥洒起来,上面写着:“一曰无事以当(2)贵,二曰早寝(3)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
这哪里有药?张鹗一脸茫然地问。苏东坡笑着解释说,养生长寿的要诀,全在这四句里面。
所谓“无事以当贵”,是指人不要把功名利禄、荣辱过失(4)考虑得太多,如能在情志上潇洒大度(5),随遇而安,无事以求,这比富贵更能使人终其天年。
“早寝以当富”,指吃好穿好、财货充足,并非就能使你长寿。对老年人来说,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尤其是早睡早起,比获得任何财富更加宝贵。
“安步以当车”,指人不要过于讲求安逸、肢体不劳,而应多以步行来替代骑马乘车(6),多运动才可以强健体魄,通畅气血(7)。
“晚食以当肉”,意思是人应该用已饥方食、未饱先止|代替对美味佳肴的贪吃无厌。他进一步解释,饿了以后才进食,虽然是粗茶淡饭,但其香甜可口会胜过山珍;如果饱了还要勉强(8)吃,即使美味佳肴摆在眼前也难以//下咽。
苏东坡的四味“长寿药”,实际上是强调了情志、睡眠、运动、饮食四个方面对养生长寿的重要性,这种养生观点即使在今天仍然值得借鉴。
节选自蒲昭和《赠你四味长寿药》
读音提示:
(1) 鹗 è (2) 当 dànɡ (3) 寝 qǐn
(4) 过失 ɡuòshī (5) 大度 dàdù (6) 乘车 chénɡchē
(7) 气血 qìxuè (8) 勉强 miǎnqiǎnɡ
作品55号
人活着,最要紧的|是寻觅(1)到那片代表着生命绿色和人类希望的丛林,然后选一高高的枝头|站在那里|观览人生,消化痛苦,孕育歌声,愉悦(2)世界!
这可真是一种潇洒的人生态度,这可真是一种心境爽朗的情感风貌。
站在历史的枝头微笑,可以减免许多烦恼。在那里,你可以从众生相所包含的甜酸苦辣、百味人生中寻找你自己;你境遇中的那点儿苦痛,也许相比之下,再也难以占据一席之地;你会较(3)容易地获得从不悦中解脱灵魂的力量,使之不致变得灰色。
人站得高些,不但能有幸早些领略到希望的曙光 ,还能有幸发现生命的立体的诗篇。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这诗篇中的一个词、一个句子|或者一个标点。你可能没有成为一个美丽的词,一个引人注目的句子,一个惊叹号,但你依然是这生命的立体诗篇中的一个音节、一个停顿、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足以使你放弃前嫌,萌生为人类孕育新的歌声的兴致,为世界带来更多的诗意。
最可怕的人生见解,是把多维的生存图景看成平面。因为那平面上刻下的|大多是凝固了的历史——过去的遗迹(4);但活着的人们,活得却是充满着新生智慧的,由//不断逝去的“现在”组成的未来。人生不能像某些鱼类躺着游,人生也不能像某些兽类爬着走,而应该站着向前行,这才是人类应有的生存姿态。
节选自[美]本杰明•拉什《站在历史的枝头微笑》
读音提示:
(1) 觅 mì (2) 愉悦 yúyuè (3) 较 jiào
(4) 遗迹 yíjì
作品56号
中国的第一大岛、台湾省的主岛|台湾,位于中国大陆架的东南方,地处(1)东海和南海之间,隔着台湾海峡和大陆相望。天气晴朗的时候,站在福建沿海较(2)高的地方,就可以隐隐约约地望见岛上的高山和云朵(3)。
台湾岛形状狭长,从东到西,最宽处只有一百四十多公里;由南至北,最长的地方约有三百九十多公里。地形像一个纺织用的梭子。
台湾岛上的山脉纵贯南北,中间的中央山脉犹如全岛的脊梁(4)。西部为(5)海拔近四千米的玉山山脉,是中国东部的最高峰。全岛约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是平地,其余为山地。岛内有缎带般的瀑布,蓝宝石似的湖泊(6),四季常青的森林和果园,自然景色十分优美。西南部的阿里山和日月潭,台北市郊的大屯山风景区,都是闻名世界的游览胜地。
台湾岛地处热带和温带之间,四面环海,雨水充足,气温受到海洋的调剂,冬暖夏凉,四季如春,这给水稻和果木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水稻、甘蔗(7)、樟脑|是台湾的“三宝”。岛上还盛产鲜果和鱼虾。
台湾岛还是一个闻名世界的“蝴蝶(8)王国”。岛上的蝴蝶共有四百多个品种,其中有不少是世界稀有的珍贵品种。岛上还有不少鸟语花香的蝴//蝶谷,岛上居民利用蝴蝶制作的标本和艺术品,远销许多国家。
节选自《中国的宝岛——台湾》
读音提示:
(1) 地处 dìchǔ (2) 较 jiào (3) 云朵 yúnduǒ
(4) 脊梁 jǐliɑnɡ (5) 为 wéi (6) 湖泊 húpō
(7) 甘蔗 ɡānzhe (8) 蝴蝶 húdié
作品57号
对于中国的牛,我有着一种特别尊敬的感情。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在田垄(1)上的一次“相遇”。
一群朋友郊游,我领头在狭窄的阡陌(2)上走,怎料迎面来了几头耕牛,狭道容不下人和牛,终有一方要让路。它们还没有走近,我们已经预计斗不过畜牲(3),恐怕难免踩到田地泥水里,弄得鞋袜又泥又湿了。正踟蹰(4)的时候,带头的一头牛,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抬起头看看,稍迟疑一下,就自动走下田去。一队耕牛,全跟着它离开阡陌,从我们身边经过。
我们都呆了,回过头来,看着深褐(5)色的牛队,在路的尽头消失,忽然觉得自己受了很大的恩惠。
中国的牛,永远沉默地为人做着沉重的工作。在大地上,在晨光或烈日下,它拖着沉重的犁,低头一步又一步,拖出了身后一列又一列松土,好让人们下种(6)。等到满地金黄或农闲时候,它可能还得(7)担当搬运负重的工作;或终日绕着石磨,朝同一方向,走不计程的路。
在它沉默的劳动中,人便得到应得的收成(8)。
那时候,也许,它可以松一肩重担,站在树下,吃几口嫩草。偶尔摇摇尾巴(9),摆摆(10)耳朵(11),赶走飞附(12)身上的苍蝇(13),已经算是它最闲适的生活了。
中国的牛,没有成群奔跑(14)的习//惯,永远沉沉实实的,默默地工作,平心静气。这|就是中国的牛!
节选自小思《中国的牛》
读音提示:
(1) 田垄 tiánlǒnɡ (2) 阡陌 qiānmò (3) 畜牲 chùshenɡ
(4) 踟蹰 chíchú (5) 褐色 hèsè (6) 得 děi
(7) 下种 xià zhǒnɡ (8) 收成 shōuchenɡ (9) 尾巴 wěibɑ
(10) 摆摆 bǎibɑi (11) 耳朵 ěrduo (12) 飞附 fēifù
(13) 苍蝇 cānɡyinɡ (14) 奔跑 bēnpǎo
作品58号
不管我的梦想能否成为事实,说出来总是好玩儿的:
春天,我将要住在杭州(1)。二十年前,旧历的二月初,在西湖|我看见了嫩柳与菜花,碧浪与翠竹。由我看到的那点儿春光,已经可以断定,杭州的春天|必定会教(2)人整天生活在诗与图画之中。所以,春天我的家应当(3)是在杭州。
夏天,我想青城山应当算作最理想的地方。在那里,我虽然只住过十天,可是它的幽静已拴住了我的心灵。在我所看见过的山水中,只有这里没有使我失望。到处都是绿,目之所及,那片淡而光润的绿色都在轻轻地颤动,仿佛要流入空中与心中似的。这个绿色会像音乐,涤(4)清了心中的万虑。
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论天气,不冷不热。论吃的,苹果(5)、梨、柿子、枣儿、葡萄,每样都有若干种。论花草,菊花种类之多,花式之奇,可以甲天下。西山有红叶可见,北海可以划船——虽然荷花已残,荷叶可还有一片清香。衣食住行,在北平的秋天,是没有一项不使人满意的。
冬天,我还没有打好主意(6),成都或者相当得合适,虽然并不怎样和暖,可是为了水仙,素心腊梅,各色的茶花,仿佛就受一点儿寒//冷,也颇(7)值得去了。昆明(8)的花也多,而且天气比成都好,可是旧书铺与精美而便宜(9)的小吃远不及成都那么多。好吧,就暂这么规定:冬天不住成都便住昆明吧。
在抗战中,我没能发国难财。我想,抗战胜利以后,我必能阔起来。那时候,假若飞机减价,一二百元就能买一架的话,我就自备一架,择黄道吉日慢慢地飞行。
节选自老舍《住的梦》
读音提示:
(1) 杭州 Hánɡzhōu (2) 教 jiào (3) 应当 yīnɡdānɡ
(4) 涤 dí (5) 苹果 pínɡɡuǒ (6) 主意 zhú*yi(或zhǔyi)
(7) 颇 pō (8) 昆明 Kūnmínɡ (9) 便宜 piányi
作品59号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1),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2),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3)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4),东一穗(5)西一串伶仃(6)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7)卧龙般的枝干(8),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了生命的酒酿(9),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节选自宗璞《紫藤萝瀑布》
读音提示:
(1) 瀑布 pùbù (2) 发端 fāduān (3) 迸溅 bènɡjiàn
(4) 稀落 xīluò (5) 穗 suì (6) 伶仃 línɡdīnɡ
(7) 盘虬 pánqiú (8) 树干 shùɡàn (9) 酒酿 jiǔniànɡ
作品60号
在一次名人访问中,被问及上个世纪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时,有人说是电脑,有人说是汽车,等等。但新加坡的一位知名人士却说是冷气机。他解释,如果没有冷气,热带地区如东南亚(1)国家,就不可能有很高的生产力,就不可能达到今天的生活水准。他的回答实事求是,有理有据。
看了上述报道,我突发奇想:为什么没有记者问:“二十世纪最糟糕的发明是什么?”其实二○○二年十月中旬,英国的一家报纸就评出了“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获此“殊荣(2)”的,就是人们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
诞生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塑料袋,其家族包括用塑料制成的快餐饭盒、包装纸、餐用杯盘、饮料瓶、酸奶杯、雪糕杯等等。这些废弃物形成的垃圾(3),数量多、体积大、重量轻、不降解(4),给治理工作带来很多技术难题和社会问题。
比如,散落(5)在田间、路边|及草丛中的塑料餐盒,一旦被牲畜吞食,就会危及健康|甚至导致死亡。填埋废弃塑料袋、塑料餐盒的土地,不能生长庄稼(6)和树木,造成土地板结,而焚烧(7)处理(8)这些塑料垃圾,则会释放出多种化学有毒气体,其中一种称为(9)二口恶(10)英的化合物,毒性极大。
此外,在生产塑料袋、塑料餐盒的//过程中使用的氟(11)利昂,对人体免疫系统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极为(12)严重。
节选自林光如《最糟糕的发明》
读音提示:
(1) 东南亚Dōnɡnányà (2) 殊荣 shūrónɡ (3) 垃圾 lājī
(4) 降解 jiànɡjiě (5) 散落 sànluò (6) 庄稼 zhuānɡjiɑ
(7) 焚烧 fénshāo (8) 处理 chǔlǐ (9) 称为 chēnɡwéi
(10) 口恶 è (11) 氟 fú (12) 极为 jíwé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