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有效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发展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18-11-08 阅读次数:533

 

 

青 岛 市 教 育 科 学 规 划 课 题

 

开 题 报 告

 

 

 

 

课题批准号 QJKI35C084                         

课 题 名 称 有效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发展的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    刘晓云                       

所 在 单 位    山东省青岛第二十四中学 

填 表 日 期                  2017/3/30               

 

 

 

 

青岛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

20172

 

 

一、   开题活动简况

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2017418日,在学校阶梯教室举行开题仪式,主持人刘晓云,评议专家是华师大戚业国教授,全体教师参加。

会议日程:

1、李霞副校长做《有效提问的学习分享学校推荐的围绕提问的三本书的收获

2、宋红梅老师《问之思分享前期关于提出好问题的思考

3、刘晓云校长做《有效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发展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4、华师大戚业国教授进行课题点评和指导

 

二、开题报告

(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课题提出的背景

1)基于转变课堂教学行为的需要。新课改提倡参与式教学,互动式学习,好的提问才能确保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引发师生的互动式学习,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从而转变教学课堂行为。

2)基于提高教研实效的需要。传统的教研重知识贯穿,轻学法指导;重教师教法,轻学情分析;重传授,轻参与。聚焦提问的研究,能引发教师深入思考,能启发教师的教学立足学情和师生有效互动,确保教研的实效。教师设计提问的过程就是深入思考的过程;聚焦提问的研究就是将知识、方法和思维培养一体化的研究。

3)基于实现有意义的学习的需要。有意义的学习一定是包含了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一定是目标明确的。好的提问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能促成师生间高质量的互动,可以实现有意义的、目标明确的教与学。

2015年初,我校提出“问题式集备”,旨在通过问题设置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通过“提问式思维”让老师通过设置有力量的问题,改变师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挖掘问题环境下行动学习的真正潜力。20159-12月,我校邀请行动学习培训师秦瑛老师到校,为老师们进行了“提问力”为主题的行动学习专题培训。参训老师已尝试将提问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收效很好。实践过程中,我们感到了提问力启迪思维的力量,感到了行动学习解决问题的力量,决定将提问力作为课题,以好的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转变师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引导师生的共同发展进步。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

与提问力密切相关的行动学习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英国的管理思想家、行动学习先驱雷格·瑞文斯(Reg Revans)提出来的。自从这个概念首次在英国威尔士煤矿提出以来,它就一直有一个主要的目的:  “用真实的人,在真实的时间,解决真实的问题并取得真实的结果。”       

早在2009年,集高管教练、演说家及企业顾问于一身,现任探询学院院长及首席提问官的梅若李.亚当斯(Marilee Adams),将提问力运用于美国的企业管理。2013年冬,梅若李在中国的首次“提问式思维”公开课成行,好评如潮

  在国内,2012年教育界“问题教学法”开始风起云涌,“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问题教学法”在实施步骤和使用原则上做了探讨,更侧重于鼓励学生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对教师如何设置问题,如何用问题启发思维,如何用问题解决问题的探讨,还少一些探究。我校提出“以好的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发展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旨在继承、学习“行动学习”和“问题教学法”的基础上,将提问力的着力点更侧重于教师“如何提更好的问题”和“如何更好地提问”,通过设置好问题,用好的提问方式来启发学生思维发展,转变教师问题思维模式,进而改变师生的行为方式,优化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⒊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真正的改变永远始于思想的改变,思想的改变体现在你向自己提出了正确的问题。正确的问题将会带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在于:

1)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好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提更好的问题”学习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以好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通过提问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有效思考的习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2)提高教师的提问水平,增强教学的目的性。从教学理论上看,问题教学的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从教学实践来看,问题教学策略是建立在好的问题的基础上的,立足于学生实际,能引发思考,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以好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发展的课题研究,可以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通过提问式思维转变教师的行走方式,进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提问解决问题,通过提问转变思维,进而提高教师的提问水平,增强教学的目的性,实现教学相长

3)促成高质量的师生对话,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积累起来的“问题过程中的学习成长”。学习成长需要高质量对话,而高质量的师生对话需要来自提问的力量碰触产生共鸣感。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服务于完整的人的成长。以好的提问启发学生思维,以问题条件下的课堂实践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和习惯,以问促教,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注重学生主动、创新思维的发展,这正是本课题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所在。

改变思维是改变人生的关键,而提问又是改变思维的钥匙。”“以好的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发展的实践研究”,是以现代教育观念和理论为基础,强调教学重心不仅放在知识的传授与获取上,更要转到帮助学生思考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上来,以学生为主体,倡导问题牵引下的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最终达到提高效率、提质减负的目的。这一研究旨在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学生主动发展与教师的职业成长的目标。

 

2)研究“如何更好地提问?”。通过集备、观课等方式,探讨“如何更好地提问。”以及好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结合“观课本”的应用,研究教师科学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环节和提问方式。合理安排“导”、“问”、“学”的时间结构、精备导学,形成问题环境下的基本上课模式。

3)研究如何将研究过程成果化。探讨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好问题的特点,研究课堂提问的有效方式,设计针对有效提问的观课表格,将研究过程成果化。提炼总结立足学生个性特点、学科特点和课型特点的“好的问题”和“好的提问”的评价指标和特点。立足课堂,从学习态度、独立思考、互助合作、学习成效等方面开展多方位的反馈和目标达成评价尝试。

5.研究过程设计

在研究过程中,总课题组成员按研究专长分工并通力合作,分阶段按时完成各专题研究,进而形成本课题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最终成果。

实施步骤如下:

1)准备阶段(20159月—20163):完成课题论证和课题申报立项工作;

2)启动阶段(20163月—20167):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

3)全面实施阶段(20167月—201712):建立子课题,确定各子课题研究人员分工、全面进行课题组成员培训并按计划实施课题研究方案;

4)中期评估阶段(201712月—20187):各子课题、总课题组对照计划小结研究工作,查漏补缺,及时调整计划进一步实施课题研究方案;

5)总结成果阶段(20187月—201812):总结各子课题组、总课题组已发表的成果;完成本课题研究报告;本项目结题。

 

6.研究方法设计

鉴于本课题密切联系课堂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采用行动研究、经验总结、个案研究等方法。通过跟踪、问卷调查等途径和方法观测、研究学生三年期间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变化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针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并改进研究方法,收集阶段性研究成果。根据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和改进研究方法,通过全体教师的努力,从实践中提升理论以实现研究目标。

7.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学校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组。

2)能够根据课题方案进程,跟踪培训与课题相关的理论。

3)具备一支乐于实践、善于钻研的科研团队。

4)学校领导重视科研工作,具备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氛围。

5)有具体的科研负责人负责课题的档案管理。

6)有经费保障。

8.预期研究成果

2016.032016.12  成果形式:教育案例、教学课例。

2016.122017.12  成果形式:论文集。

2017.122018.12  成果形式:结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4.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研究“如何提更好的问题?”。通过培训、集备,总结出好问题的特点。聚焦课时目标,探讨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好问题,提炼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等课型好问题的特点,为“如何更好地提问”做好铺垫和准备。

2)研究“如何更好地提问?”。通过集备、观课等方式,探讨“如何更好地提问。”以及好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结合“观课本”的应用,研究教师科学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环节和提问方式。合理安排“导”、“问”、“学”的时间结构、精备导学,形成问题环境下的基本上课模式。

3)研究如何将研究过程成果化。探讨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好问题的特点,研究课堂提问的有效方式,设计针对有效提问的观课表格,将研究过程成果化。提炼总结立足学生个性特点、学科特点和课型特点的“好的问题”和“好的提问”的评价指标和特点。立足课堂,从学习态度、独立思考、互助合作、学习成效等方面开展多方位的反馈和目标达成评价尝试。

5.研究过程设计

在研究过程中,总课题组成员按研究专长分工并通力合作,分阶段按时完成各专题研究,进而形成本课题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最终成果。

实施步骤如下:

1)准备阶段(20159月—20163):完成课题论证和课题申报立项工作;

2)启动阶段(20163月—20171):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

3)全面实施阶段(20173月—20182):建立子课题,确定各子课题研究人员分工、全面进行课题组成员培训并按计划实施课题研究方案;

4)中期评估阶段(20182月—20187):各子课题、总课题组对照计划小结研究工作,查漏补缺,及时调整计划进一步实施课题研究方案;

5)总结成果阶段(20187月—20197):总结各子课题组、总课题组已发表的成果;完成本课题研究报告;本项目结题。

6.研究方法设计

鉴于本课题密切联系课堂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采用行动研究、经验总结、个案研究等方法。通过跟踪、问卷调查等途径和方法观测、研究学生三年期间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变化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针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并改进研究方法,收集阶段性研究成果。根据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和改进研究方法,通过全体教师的努力,从实践中提升理论以实现研究目标。

7.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学校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组。

2)能够根据课题方案进程,跟踪培训与课题相关的理论。

3)具备一支乐于实践、善于钻研的科研团队。

4)学校领导重视科研工作,具备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氛围。

5)有具体的科研负责人负责课题的档案管理。

6)有经费保障。

8.预期研究成果

2017.032017.12  成果形式:教育案例、教学课例。

2017.122018.12  成果形式:论文集。

2018.122019.07  成果形式:结题报告。

 

 

 

 

 

 

 

 

 

 

 

 

 

 

 

 

 

 

 

 

 

 

 

 

、专家意见

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左右。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初中教育的根本目标和要求,而学生素养中,思维发展是关键,如何改善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维方式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以提问为切入点,聚焦课程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本课题具有针对性,更具有纪实可操作性,充分体现了小问题切入,带动学生全麻综合发展的特点。

课题设置的研究目标切实可行,对相关状况掌握比较全面,研究方案充分基于学校多年的课改实践经验,尤其近年组织教师进行的思维模式训练,问题意识培养,不仅有很好的研究基础,而且制定并实施了实实在在的实践方案和落实措施,学校集体阅读的《怎样有效提问等三本书,已经为本课题在全体教师中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不同学科的研究小组已经形成,集备中的三个问题的要求,得到充分落实,课题研究一全麻实施和顺利推进中。

检疫证推进中,与学校探索的基于问题的教学充分结合,既重视课堂提问技能的使用,也要同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

 

 

 

 

 

 

 

 

 

 

 

 

 

 

 

 

 

 

 

 

                   评议专家组签名   戚业国 

 

                                 2017 0418

 

 

、所在单位意见

晓云校长主持的《以好的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发展的实践研究》是基于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以启发学生思维发展为目的,改变师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挖掘行动学习的真正潜力,实现教与学的实效性。学校经研究同意该课题在全校范围内推广。

所在单位盖章

 

                                  201704 18

五、区市级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区市科研部门或教育(体)局盖章

 

                                        年  月  日

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盖章

 

                                        年  月  日

请将此报告及有关实证性图片资料及时上传至青岛市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平台http://27.221.5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