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未来的教师读后感
青岛24中-王者
有幸在24中青年教师读书会中与其他老师共同研读苏霍姆林斯基《致未来的教师》这篇文章。文章用恳切而真诚的语言为即将成为教师的学生们上了一堂启发思考、唤醒情感和责任感的课,刚入职一年的我读来深受启触动。
读来苏翁的建议,让我想起了一句诗“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个人无论年纪、阅历与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他都拥有着完整的精神世界,他都有被尊重、被珍惜的价值。正如苏翁收到许多大学生主要是师范生的来信,回答他们来信中问到在教育工作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他是这样回答这些问题的:“教师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转移到学生的头脑里,而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促使儿童学习,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使他刻苦顽强的用功学习的最强大的力量,是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
作为教师,应当把学生当成一个独立有尊严的个体。尊重他的想法、观察他的反应、等待他的理解和回应。
“当跨进校门的时候,你不仅成为本门学科的教师,而且首先是一个教育者。你应当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并不是所有的儿童都一样思考,一样感知,一样识记的。一个学生已经弄懂了你想教会他的东西,而另一个学生还没有弄懂,但这并不说明他不愿意学习。要让他有时间再想一想,不要把他那一点渴求知识的微弱的火花吹灭。只有在学生的脑力劳动取得成绩,哪怕是微小的成绩时,再来给他做评定。你要善于从一个学生身上,看到和感觉出,他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性。”教师不应该完全是机械地讲知识灌输到学生脑袋里,也不是一味地追求成绩,一味地强调学生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而是在讲授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找到快乐和自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在探索和发现中实现自己的小想法,小愿望,使他得到成就感和自豪感。
对于我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事,并且可以很简单轻松的学会。这需要我多看多学,研究出自己的一套档案和教学风格,使学生能紧跟我的节奏和思路,接下来就得不断好好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用最专业的素养和最负责的态度来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