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外文系田贵森教授:
各位老师,端午节好! 今天的话题是英语故事教学, 很有意义。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故事教学符合新的语言教学理念。内容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情景,认为语言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语言学习和交际活动有意义。喜欢故事是少年儿童的天性, 用英语讲故事, 读故事是中小学最好的英语教学形式。
我参与冀教版英语教材的编写, 在小学阶段, 除了教材以中国儿童Li Ming,加拿大儿童Jenny,和卡通人物 Danny为主线,围绕他们的日常生活,设计系列情境(Follow a sequence that tells a story),课文和对话都是有意思的小故事外,还专门设计了故事书。
教师用书中,也提供了故事教学的建议, 我转录给大家, 希望能有所帮助。
讲故事
听故事,尤其是重复较多或集中于某个关键词的故事,往往能使学生很快将新词学到手。故事赋予新词以意义;故事能使学生听到新鲜的说法。学生既记得住又喜爱故事。教师也可使用学生已知道的词汇和结构编些短小的故事或对话。也可插进些新词。既可用手偶帮你讲故事,也可以在黑板上简单几笔,勾勒出主要角色。轮到某个学生讲话时,就指向那个角色。
读故事
使用故事书,让学生阅读, 给学生提供极好的机会讨论人物和情节,诱发学生的语言表达。重点是故事的中心意思。阅读故事有三个部分:
(1) 阅读准备
1. 先让学生谈谈各自与故事主题相关的经历,以将学生引入故事之中;
2. 看故事的插图,以确实其背景, 让学生讨论故事可能发生在何时何地,故事中的人物,和重要的东西;
3. 就插图提问,让学生讨论。这类预测不必非正确不可!
4. 启发学生们推测故事讲的是什么。
5. 将理解故事中心大意所需的关键词教给学生,一般掌握在3-5个以内。
(2) 阅读
1. 每行尽量读慢点, 可以边拿着书,指着插图读。
2. 频频停下来,检查理解情况,修正所做预测,做出新的推断。
3. 放录音,让学生听英美人如何朗读故事的。
4. 注意力放在中心意思上,帮助学生免于陷进逐词理解的困境中。
5. 通过提问和插图,鼓励学生分析故事的意义,让他们听出或找出他们认识的关键词,以作为故事意义的线索。
(3) 讨论
1. 全班读完后,检查一下是不是每个人都抓住主要意思了。
2. 用提问的方式,检查理解情况。
3. 激发学生就故事作出各自的评论。让他们设身处地地想一下,有什么感受,有什么看法,是否喜欢结局。
4. 有些情况下,可以不进行讨论,让学生以下列方式对故事作出反应: 画幅故事里事件的图画; 图下写几句话; 与另外一名同学编对话; 编相关的故事; 改变故事结局,画幅新结局等等。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系马欣老师:
阅读教学的步骤,我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Pre-reading (读前活动)
1)激活与阅读材料主题相关的原有知识或经验。
歌曲/ 谈论过去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或经验/复习相关单词
2)介绍相关背景知识。
While-reading (读中活动)
1)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内容。
2)阅读活动。
学生听故事 /朗读故事 /学生自主阅读
3)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
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情况 /朗读故事的情况 。
Post reading (读后活动)
本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读故事画图/分角色表演小故事/复讲故事或口头编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