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个空间,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课文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如在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时,让学生自己去找一找“表现环境艰苦”、“最能打动你”的句子读一读,谈一谈。在交流时,教师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谈感受,再来读出感情。这样学生既能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也不缺乏老师的指导,在自学后再进行交流,这样的学习学生乐于接受,也喜欢学。
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在教学中能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解决,学生有了自主的权力,学习的劲头会更加足。如在出示课题时就让学生提出问题,在初读时,自读课文,解决自己的问题。
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要让学生发展必须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作保证,因此在课堂学习中要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充裕的时间,这样的学习与发展才不会成为空话。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有充分的自学时间,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做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上应有充裕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时间去思考问题,整理思路,组织语言,去和学习的伙伴交流、探究。这样的课堂才不会只为形式而走过场,而是真正把学习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有收获。
在自主学习中应有恰当的指导。虽说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教师的指导也是必要的,老师的指导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在教学中要加强学法的指导,让学生找到发展的途径,这样他们才会取得更多的学习主动权。
遇到疑难处用“请教法”。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难题,这时老师应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教育学生学会遇到难题可主动向别人请教,和别人共同寻找解决难题的方法。另外还可以教育学生遇到难题时自主想方设法解决,如查字典,查找资料等。遇到难题“合作解决法”。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难题,更要懂得学会与同学一同探究,共同思考,这样做有便于问题的解决。
在教学中,可经常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究,运用探索性的教学方法。如在出示课题时就让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在学习课文时,又让学生围绕环境这么艰苦,李时珍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在探究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