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在平日里语文教学工作中,
一、 创设文字的学习环境
儿童对文字的敏感性,是他们通向阅读之路的最重要的一步。在平日与学生在一起时,我们很重视周围的文字环境,在课外书中、在校园里、在马路上,让学生处处感受到文字无所不在地在自己周围。
二、加强阅读指导
首先,在指导学生阅读新书时,重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充分观察后再欣赏故事的环节,让学生自然、自发地去对应与内容相关的汉字。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很多汉字。
在阅读活动中,我们重视引导学生用表情、动作等理解反映故事内容,体验人物喜怒哀乐等情感。如在教学《大松树和小松树》、《狼和小羊》等课文时,学生表演狐狸的狡猾,狼的凶狠,学生精彩的表演,实际上就是一个自我创新的过程。
三、鼓励学生写故事
低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善于表现自己,思维不受条条框框束缚,对写作文没有畏惧感,教师只要抓住这有利时机,正确引导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年级学生写作训练,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上,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抓住学生活动的兴奋点,找到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使学生处在“以我为主”的写作氛围中,做到“我手写我口”。
1、看图说话、写话
看图说话、写话是低年级常见的训练内容。由于孩子们阅读量的不同,语言文字材料和思维材料的积累也不相同,教师一定要重视个性的差异,让每一个层次的孩子都有收获。如:在看一副图时,一个孩子看明白了图的主要内容“一个小女孩在洗衣服。”老师马上追问:“你知道她在什么时候在哪里洗衣服吗?”另一个孩子马上回答“星期天在她在家里帮妈妈洗衣服。”我马上表扬他“真聪明,把图上的细节都观察出来了。”鼓励孩子们把句子说完整。我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孩子观察妈妈、小女孩的表情,想想她们的心情,最后让学生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
2、贴画、写话。
贴画、写话的第一步就是选择插图,我让孩子们从自己喜欢的图画种选择自己最喜爱的,由于每个孩子的经历、生活环境不同,其爱好也就不同,所以他们各自选择的图片就不同,他们各取所需,对写话的内容进行自我分配,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要把听、说、读、写、思、画等相机结合,相互渗透,就会相得益彰。
相信经过长期阅读培养,学生能渐渐养成寻求多种方法的习惯。在对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过程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