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九课《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苍鹰告诉它,要想看到大海,必须登上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这在小青蛙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既没有一双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在青蛙失望、沮丧的时候,一只松鼠启发、鼓励了它,并且引领着青蛙跟着自己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了山顶,它们终于看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
     这篇课文是要人们从小青蛙看海的经过,从青蛙的身上感受到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的道理。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并且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孩子们也要像青蛙一样树立信心,努力攀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童话课文的特点,在执教时,我抓住文中的小人物语言,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形象的体会楚青蛙登山的不易,体会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设计这一课的时候,我的目的就是想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童话氛围,使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仅读懂课文,读出感情,还能在读中领会课文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进行分角色的朗读和表演,并能从青蛙、松鼠、苍鹰身上学会一些可贵的品质。
在第一部分的教学中重点让学生体会到青蛙想看大海这个愿望的迫切和看大海的艰难。苍鹰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引导者,是它给青蛙指明了道路,也是苍鹰让青蛙明白了现实情况的艰难,重点体会青蛙失望的情绪,抓住“吸了一口凉气”这个词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青蛙的失望。在教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体会人物心情来理解青蛙情绪转化的过程,明白青蛙看海是一件很难完成的心愿。为后来的看到大海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在这一个部分里青蛙遇见了松鼠,而松鼠就是青蛙理想的实践者,是它带领青蛙最终登上山顶,也可以说没有松鼠的鼓励和帮助,青蛙是不可能看见大海的。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我先引导学生去读一读青蛙和松鼠的对话,在读懂的基础上,我安排了角色扮演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在青蛙和松鼠的角色中转换,在跳的过程中让“小青蛙”体会到累和艰辛,想象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坚定他们绝不放弃的信心。先让小青蛙跳一下,体会其实这并不难,再让学生连跳五下,体会到登山的困难,让小松鼠鼓励青蛙。课堂效果证明,孩子们学得轻松快乐,他们体会到了课文语言背后所蕴含的东西。当他们最后看到大海的时候,让学生和青蛙松鼠一起跳上最后五步,通过读和看让孩子们体会到实现理想的快乐,交流登山的体会,学生入情入境,理解的很深刻。
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有许多的遗憾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弥补。比如:让孩子学小青蛙跳的时候,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但是孩子并没有完全真正理解到小青蛙的艰难,而只停留在了单纯的跳的层面上,小青蛙那种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还强调不够。前面的教学过程安排的过于紧凑,练习时间不充分,后面多了很多时间。
     本课字词教学也很扎实,字词是二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是学生进行课文阅读的基础,在教学字词时采用了多种策略,形近字对比,选字填空,猜谜语记字,让学生扎实掌握,但在执教时疏忽了描红这一环节。在今后教学中还要加强。
     学完这一课应该让孩子懂的就是要学会青蛙的这种不怕困难的品质,而我们老师不正如带领青蛙登上山顶的这只松鼠吗?只有通过我们正确的引导和不断的鼓励,每个孩子才会实现理想,到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