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常常被作文教学困惑着。尤其是看到孩子们为了应付作文抓耳挠腮、苦不堪言的样子,我真的非常头疼。怎样才能做个合格的作文教师呢?怎样才能做个专业一点的作文教师呢?
于是乎,我贯彻语文老师的共识:多读多练。成效是有,可惜孩子们负担严重增加,高耗低效,投入和收获难成正比。对于一些学习作文兴趣差的孩子而言,无异于更加剧了他们的反感,把他们推向了更加厌学作文的深渊。怎么办?在问了无数次怎么办之后,自己尝试“研究”作文的写作吧!于是一篇篇作文指导反思随着自己作文教学的进程慢慢提炼出来。尽管稚嫩,但毕竟来自于自己的思考所得。尽管难成体系,毕竟是来自于自己的实践所得。我反过来再以这些经验和教训引导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还真的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说一劳永逸,至少省时省力不少啊!
除了自己瞎琢磨之外,我认为名师大家的一些优秀作文课例还是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的。但是在具体的运用上,我们还是会遇到很多的不适应的。因为名师大家的办法是固然值得借鉴,但是并不一定普遍适用,“拿来主义”最大的难点是会遭遇“水土不服”。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接受能力强弱不等,教师的把握水准不同,等等都制约着一些作文指导意见的落实。尤其是专家的作文课例是精心打扮过的大家闺秀的盛装出行,而我们实际的一线作文教学都是最原始、最自然的、最原汁原味的家常状态。这就有非常态和常态的很难跨越的一段距离。所以,我们往往是看着一些作文课例的美轮美奂,看得我们热血沸腾,马上投入运用。但是理想的状态和现实的课堂一碰撞。出来的作文就变了味。于是当我们审视这些问题时,我们会更长的叹口气:作文可真难教!但是如果我们能用心吸纳精华,融入自己的思考,结合自己班的作文教学实际,将改进过的作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际课堂中,你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没有读书、写作热情的语文老师,要想培养出几名有着读书、写作热情的学生并不难,难就难在他很难培养出一大批有着读书、写作热情的学生。能捧起书来读、拿起手中的笔进行写作,对于任何一位语文老师来说都不是件难事,但是坚持经常拿起书来读、拿起手中的笔进行写作,相信对于大多数语文教师来说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也唯有这少数的保持着读书、写作热情和习惯的语文老师才有可能将写作课进行到底,训练有方,训练到位,训练有成,从而有机会做个专业的作文教师。
后记:
其实,在我们一线,作文课只是语文课的一部分,并不存在所谓的专业作文教师。我所谓的作文教师也就是语文教师在面对作文问题和作文课堂时的语文教师。而这也正是作文教学不能更深入的一个原因。语文教师对于作文教学思考的还远远不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远远不够。而这正是我所思考的症结所在:作文难教,根源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