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发展,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出现在我们面前,如果能充分的利用这,让学生接受它的熏陶、休会它的丰富价值,对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求知欲,培养独立观察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积极和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数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受到人格品行的教育。所以,重视发挥数学文化强大的教育功能,在数学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适当的数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比如学习子“年、月、日”之后,利用课后的数学文化,让学业生在了解天文知识的基础上知道“年、月、日”的来历,弄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是远离生活实际,纯粹抽象的另外一个世界的东西,数学是我们身边的无处不在的,是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再如:学习了“24时计时法”后,利用课后的数学文化向同学们展示计时方法和演变过程,让学生知道,我们今天虽然是从钟表知道时间,但之前却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古人最初计时是用立杆倒影的方法,后来有用到了日晷、滴漏等计时工具,让学生体验到这个演变过程,融合了多少先人的聪明才智,汇集了多少先人的辛勤劳动,激励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文化,学习祖先,时时处处留心生活中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
其次,古老的数学文化是小学数学人文化教育的独特亮点。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孕育着灿烂的数学文化,出现过刘徽、祖冲之等伟大的数学家,以及《九章算术》等经典的数学传世之作。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独有的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一些数学史实,比如:七巧板、圆周率等史料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知识丰富的历史渊源,了解视先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另外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玩“24点”和“七巧板”等游戏,向学生介绍“九连环”华容道“等中国传统智力玩具,引导学生探究九连玩的规律和同阵式华容道的解法。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的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受到深刻的人文教育。
总之,我认为把数学文化知识和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对于数学效果将会起以事半功倍的作用,是我们数学教学探索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