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有些教师感慨地说:教师是戴着镣铐的舞者。笔者也是一名教师,也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从教二十多年来,越来越觉得我们教师的自由空间愈来愈狭窄,逼仄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每天在学校搞得焦头烂额,总是拖着身心疲惫的身子回到家。
    怪不得有很多教师感喟不已地说:“烦死了,我真不愿上班!”“唉,什么时候能熬到退休呀!”“我有两盼:一盼涨工资,二盼退休。”“别看读师范不要学费,我决不让女儿考师范学校……”当读者看到这些时候,也许会想起: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蜡烛……诸如此类闪耀着光环的颂赞,与之比较,我上述所提及的似乎显得另类了,或是让人惊悚。让我们来看看某学校一个小学四年级班主任的工作量,从这冰山的一角,你会管窥到什么?
    班额:52名学生。所教学科:数学、语文。周课节:数学5节+语文6节+班会1节+自习3节+特长班1节+学校增加的每天下午一节辅导课共4节(星期五除外),这位班主任老师每周20节课。每学期所写的计划(包括一些责任状):教学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少先队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计划、班级整体提高工作计划、集体备课工作计划、特长班辅导工作计划、心育辅导工作计划、留守儿童心理转化工作计划、自我发展提高计划、家访工作计划、安全工作计划……林林总总的计划,约略算来近二十种。有了这些计划,就得有实施这些计划的记录,自然又衍生出各种总结。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接待家长,还要参加那些懒婆娘裹脚布式的会议,还要参与一些作秀式的活动……局外人不看不知道,看了保管你吓一跳。教师还有多少自主支配的时间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呢!有些教师无奈地取笑说:我们上厕所是否也应该写个计划、记录、总结呀!我认为备课、上课、教育好学生,是教师工作中最本质核心的内容。那些臃肿繁杂的计划、记录、总结等,必当减肥。
    教师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创造性的工作。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性格各异的孩子,不是机械地脱坯,一个模具下来就完事大吉了。学校应抓住主要矛盾,少一些炫眼的形象工程,多搞一些夯实基础的工作,那该多好呀。当然,学校领导也有其苦衷。有人曾感慨地说,上面领导来检查工作,如果没有这些材料佐证,就是干了工作,也等于没干。此正是上有所好,下必行焉。笔者真诚呼吁,上面某些领导莫再充当制造所谓材料的始作俑者了。检查工作别老泡在故纸堆里看材料,能否下来走走、看看、听听。领导检查工作时,能否学学日本某一蔬菜公司的做法。日本一家蔬菜公司来我国洽谈蔬菜进口业务,我们提供的农药检测材料,人家不屑一顾,而是亲自到蔬菜基地的菜田考察,看看水池或是沟渠旁有无青蛙和昆虫等。他们说青蛙和昆虫对农药特别敏感,如果农药超标,青蛙和小虫虫是无法生存的。这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身”的做法多么睿智啊!我们的某些为官者,能否从中得到一点启示呢?
    在学校教师要面对如此的“材料”和“会议”;在校外寒暑假,还要参加这个学习,那个培训,上面领导一高兴了还要出个题考考你。这些不但没商量,而且还要交费。只要交了费,成绩自然好说。校长还成天喊:考核实行末尾淘汰,不好好干就下岗!此话掷地有声,谁不怕呢!现在教师不但怕学生,而且更怕家长。教师没有惩戒权,只好一味地哄着学生。一旦与学生或是家长发生了冲突,学校领导就怕上告。这面好言安抚家长,那面则给教师打扳子。稍重点的甭想评优晋级了。很多教师每天颤颤惊惊,如履薄冰。呜呼,教师成了教育中真正的弱者。甚至教师每天一上班首先相互打听:校长来上班了吗?一旦听说校长没来上班,教师们便有喜色。一位资深的老教师说出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螺母一直拧下去,将是怎样的结果呢?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此这般的环境,如此这般地工作,教师的心态能好吗?工作效率又将怎样呢?答案只有一个:忙于作假,疲于应付。更令人痛心的是,有很多教师因长期劳累和身心透支,他们患有很多疾病,甚至英年早逝。谁又为他们来买单呢?
    要想真正实行素质教育,必须从源头抓起,改变教育机制和体制。必须废除那些束缚教师自身发展的霸王条款。别让教师成为教育中的悲哀弱者。给教师一角空间,换回教师那片激情飞扬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