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1)友人离愁别绪的形象。如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抒发了友人之间依依惜别之情。

(2)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

(3)漂泊在外、思念家乡的形象。如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4)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写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见了乐而忘返。

(5)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抱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6)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7)爱恨情长的形象。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诗歌描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惆怅和别后相似的绵绵情意,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