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利用课余时间拜读了魏书生老师的《 乐在民主育人中》一书,虽然我仅仅读完了第一章“从教之路回顾”,但感触颇深。最主要的是被作者的高尚人格和好学的习惯以及他敬业的精神所感动。边读边想,对照比较、回味反思的读书习惯,常常让我想起很多很多……。
魏老师能把学生管的这么好,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他很爱学生。魏书生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尤其是爱学生。魏书生爱学生,尤其是爱那些后进生。魏书生认为后进生最不容易。每天课听不懂,还要硬着头皮听,不懂装懂,装模作样,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给他们一些关爱,帮助他们进步也应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魏老师曾说过:“我们的出生是无法选择的。我们无法在空间上、时间上进行选择,但我们能选择一个乐观进取的自我。”当你接受一个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你需要接受这个班里的所有学生的优、缺点。既然学校给予你的班级没有选择,班级的孩子没法选择,但作为老师的态度是可以选择的。所有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爱去对待学生,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必须时刻牢记在心,但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却是很难的。尤其是当学生犯大错误或者是接二连三的犯错时,老师就很容易对学生大声斥责、批评甚至体罚。读魏老师处理这类事情的态度很有感触。当学生犯了错误,魏老师没有责骂、体罚,而是给每一个犯错的学生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魏老师在书中也写道:“光强调教师要爱学生是不全面的,还应具体研究怎样去爱,想爱还要会爱。如果不会爱,原来想爱,后来也变得不爱了。”他即便惩罚学生,也是以爱为前提,并要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这种爱,这样学生才不会恨老师。曾经有人去问了他们班刚转来的犯错的学生说你觉得你以前写检讨跟现在写说明书有什么不同,那个学生说我以前写检讨越写越恨老师,现在写说明书我越写越恨自己,为自己做的错事而后悔。以爱为前提的惩罚的真的不得不让人所折服。
由此我想到作为教师的我也跟所有老师一样热爱自己的学生,但对于如何去爱却未做过深入研究,并且很多时侯学生一犯错,就大声斥责、批评,没真正试过如何走进他们的世界,心平气和地用道理去说服他们,没有冷静下来想想,如何爱才得法,才能让这些需要更多爱的残障学生明白些许道理,懂得怎样做才是最合理、最正确的。好几次当我大声呵斥那些调皮的学生的时候,有几个仍然嬉皮笑脸的望着我,或者眼神中充满了不服,对待这种学生,说实话,我心里很胆怯,时间长了发现,如果我心平气和的对他们讲,一起找犯错的原因,用道理去说服他们。他们流露出来的没有对峙,有时甚至会有眼泪在打转转。
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我觉得魏老师说得有道理——“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事,你老师就不要去代替。如果你去替代了,你这是剥夺人家的权利,压抑人家的才能,助长人家的依赖思想。”刚接班的时候,很多工作,如维持纪律、整队、办黑板报等,我都是亲自在旁边指挥,弄的自己疲惫不堪,学生也没有了自主性。读了魏老师的话,试着去改变自己的管理,忽然发现退一步海阔天空。由此我也深深懂得:把学生当成主体,不能一味的觉得自己怎么样,想想孩子会怎么做。在遇到班级管理方面的问题时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多方面地思考问题,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应该怎么做,作为一名教育者而是要去努力适应自己的学生。
其实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而这种幸福正是源于对学生的爱,工作为我们带来的成就感。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那么,就让我们幸福的阅读吧,用合理的方式去爱学生吧。努力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做一个幸福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