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体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的重要手段,它对增强民族体质,建设精神文明等有重要意义。

体育教学是实现小学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在《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已有明确规定,这里仅就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作必要的说明。

1. 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他们正常的生长发育。通过身体锻炼,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促进他们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增强他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体质,一般包括体格、体能、适应能力和精神状态等互相联系的几个方面。

体格,是指人体的形态结构,即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包括形态、机能)、身体的整体指数与比例(体型)和身体姿态(走、站、坐的姿势)等。

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身体素质(力量、速度、灵敏、柔韧、耐力等)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走、跑、跳跃、投掷、攀登、爬越、悬重、支撑等)。

适应能力,是指人体在适应自然环境方面所表现出的机能能力,包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精神状态,是指心理方面的某些特征。心理活动也是大脑机能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