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爱心浇开幸福花
                                                       青岛宁夏路第二小学  高婕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是什么呢? 那是我们教师对学生绵绵不尽的爱。教师用慈爱呵护纯真;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翼放飞理想。
在我们宁夏路第二小学这个大家庭里,“爱心育人,用心工作”已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在我们的学区里,有四分之一的外来务工子女,他们虽然逃离了“留守儿童”的痛苦,大多却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虽然也同样聪明可爱,但总有那么一点挥之不去的自卑----这些孩子更需要教师加倍的呵护与关怀。
欣欣便是这样的一个孩子。欣欣刚转来的几天里,她扎着个乱蓬蓬的马尾辫,穿着短了一截的裤子,衣服鞋子也脏脏的,还经常迟到,完不成作业。这个特殊的孩子引起了老师的注意。经过家访,得知她的爸妈离婚了,由妈妈带着她生活。家里只有一张脏脏的床垫和堆满杂物的破沙发。妈妈由于离婚,精神受了严重刺激,什么都不做,更不用说照顾欣欣了。由于憎恨,她把爸爸给欣欣买的新衣服全都剪破烧掉了,所以孩子总是穿着脏衣服,有时饿着肚子来上学。家庭的不幸让孩子变得内向,不爱说话。该怎样医治孩子心灵的创伤,让她重新扬起笑脸呢?学校领导和老师们便共同用我们的爱心帮孩子走出自卑,找到幸福。
王校长亲自带欣欣去洗澡,像妈妈一样帮她从里到外全部换上新的,还请她吃肯得基。其他领导和老师纷纷行动起来:班主任田老师隔三岔五的去欣欣家,一边开导她妈妈,一边帮助她做功课;刘老师经常帮她梳头、剪指甲;有的老师送她闹钟、衣服、鞋子、书包,主动和她聊天,鼓励她用功学习,做个懂事自立的好孩子。渐渐地欣欣变得开朗了许多,在班里也有了要好的朋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欣欣背着书包愁眉苦脸地来晚了,细心的老师关心地问道:“欣欣,你怎么了?”“妈妈病了三天了,今天早晨特别厉害,我在家陪她……”于是学校赶紧派老师到她家,将患病的妈妈及时送到了医院。后来妈妈提出要回老家治病,没有人照顾孩子。校长又赶紧联系她父亲,安顿好欣欣的各项事情。课余时间,校长还找欣欣聊天,关心地询问妈妈的病情,并且亲自带她给远在家乡的妈妈打电话。看着欣欣在老师和爸爸的细心照料下,身体长胖了,学习进步了,我们都由衷地替她高兴。欣欣不仅得到了父母的爱,而且得到了温暖无私的师爱。她不再孤独、无助、自卑了!在阳光下,欣欣的笑容时那么动人!
初为人师的我,在短短的一年中,总是被身边的人和事不断的感动着。 “心手相牵,情感相融”的教育服务品牌,是我们宁二人用实际行动对我,这个新教师最好的教育。作为教师,我们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遂的思想思考我们的价值;我们也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讴歌我们的职业。但是我们是教师,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我们的爱心帮孩子浇灌出一朵幸福的花朵。